2009年4月12日星期日

晏鸿鸣教授参与江大校园文化节启动仪式宣传啸(口哨)乐获成功

2009年4月9日下午,晏鸿鸣教授在江汉大学英才广场参与校园文化节启动仪式宣传啸乐(口哨音乐)取得成功。
当天是星期四,照例又是江大老师最为忙碌的时间。中午一点,晏鸿鸣教授首先作为文体委员和发令员参与人文学院教工广播体操代表队的赛前训练。一时四十分,参与比赛抽签。由于抽中第一组,二时指挥队伍参加了比赛。
等比赛颁奖仪式结束,代表学院领得奖金后,晏先生又接通知作为教授参加了学校老(余茂才因年龄大)、新(原市政府谭仁杰秘书长)党委书记的交接仪式。
散会后,作为啸乐(口哨音乐)队的代表立即赶往活动现场,在校社团管理中心的支持下,与闻沨书画协会、棋牌协会等共同举办的“琴棋诗书”社团风采展示活动中,与飞天民乐社的同学分别表演了独(箫、葫芦丝、竹笛和啸乐)、合(葫芦丝与啸乐等)奏,受到现场同学们的欢迎和赞扬。

2009年3月20日星期五

江大啸(口哨)艺队到朗协宣传和展示获成功

为宣传和展示啸艺(口哨艺术),为选修课的成功开设和组织的发展打基础,江汉大学学生艺术团啸(口哨)艺学习与表演队重视与校内其他社团的联系和交流。
2009年3月19日下午,江汉大学1+1朗诵协会负责人邀请晏鸿鸣教授参加活动交流,晏鸿鸣教授愉快接受。
星期四下午是江汉大学各院教师集中的时间,活动一个接一个。晏鸿鸣教授中午1点参加院教工广播操训练,2点半参加院教工集中和学习。3点后带领人文学院学生合唱比赛二领唱赶往J16学生艺术团活动中心,边筹划合唱边组织安排啸(口哨)艺队活动。5点半,晏鸿鸣教授邀请同意参加合奏表演的陈杰同学到江汉大学第一食堂共进工作晚餐。6点,二人赶往活动地点排练准备。
6点半,朗协活动在J02A302多媒体教室开始。作为活动的第一个内容,协会负责人李建明同学介绍晏鸿鸣教授登台。晏教授首先感谢朗协的邀请,接着简要介绍了江大啸(口哨)艺学习和演奏队,最后进行表演展示。在大家的欢迎掌声中,晏教授先独奏了《喜洋洋》,又邀请啸(口哨)艺队陈杰同学上台合奏《铃儿响叮当》,受到在场成员热烈掌声表示的感谢和赞扬。
因为晏教授住在远离汉阳校区的汉口,陈杰同学穿衣单薄而受冷空气影响已开始降温,二人没能继续参加协会活动告辞。协会负责人李建明同学代表协会感谢和欢送二位离场。双方都对交流表示满意,认为值得提倡。

2009年3月13日星期五

江汉大学学生啸(口哨)艺学习与表演队与飞天民乐社开始联合开展活动

为了双方活动和发展的需要,上学期,江汉大学学生艺术团啸(口哨)艺学习与表演队与学生飞天民乐社就开始筹划联合开展活动,因故未能实现。
寒假期间,双方进一步联系,决定此期统一在江汉大学学生艺术团啸(口哨)艺学习与表演队的时间和场所联合开展活动。艺术指导晏鸿鸣老师报校团委,得到了同意和支持。
3月12日(周四)下午3-5时,两团体正式开始联合活动。
校团委分管的赵静副书记热情支持并专程视察了活动,看望了大家。
双方在J16学生艺术团活动中心排练厅和会议室各自开展活动后,飞天民乐社还邀请啸(口哨)艺学习与表演队晏鸿鸣老师表演了啸(口哨)乐独奏《喜洋洋》、《彩云追月》,晏鸿鸣老师和王成蛟同学表演了二重奏《铃儿响叮当》,在场全体成员热烈鼓掌和赞扬。学生艺术团成员禁不住不断拍照。
两团体的联合活动一开始就有互相关心和帮助的良好势头,飞天民乐社也积极帮助宣传啸(口哨)艺并热心介绍同学中这方面的爱好者参加活动。
晏鸿鸣老师还与二团体同学进行了啸(口哨)乐、二胡、钢琴、竹笛的合奏练习。

2009年3月1日星期日

晏鸿鸣教授科、教研项目成果《啸乐(口哨音乐)艺术基础》即将出版,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晏鸿鸣教授科、教研项目成果《啸乐(口哨音乐)艺术基础》即将出版,啸乐(口哨音乐)没有较好教材和系统理论即将成为历史!
晏鸿鸣教授希望此书成为:
了解该艺术古今中外的最佳门径!古代该优秀文化传统的科学总结!!世界艺苑该潜力新星的理论奠基!!!古今中外该艺术教程的巅峰之作!!!!

特报道已有内容安排,欢迎提出宝贵修改意见!

附:基本内容

谨以此书献给所有爱好、支持或关心啸乐(口哨音乐)的朋友!



作者简介



晏鸿鸣:男,湖北省武汉市人,1951年8月生。江汉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教授。江汉大学学生艺术团啸艺学习与演奏队艺术指导教师、工会文艺委员会委员、啸艺研究与发展促进会会长。湖北省暨武汉市啸艺研究与发展促进会(筹)会长。中国口哨艺术高峰论坛发起人、常委、口哨历史与理论研究二版版主。



目 录

前言

新啸赋………………………………………………………………………………………()

为中国诗经学会编《诗经词典》撰写的“啸”词条………………………………………()

照片集锦……………………………………………………………………………………()

相声:街头巷尾……………………………………………………………………………()

你知道啸乐艺术吗…………………………………………………………………………()

名人与啸乐艺术

1、张海迪《口哨》…………………………………………………………………………()

2、高沛《口哨de趣闻轶事》………………………………………………………………()

3、龚镇雄《口哨随笔》……………………………………………………………………()

4、秘书回忆:周恩来总理也吹口哨………………………………………………………()

5、著名医学家裘法祖院士大师口哨示爱…………………………………………………()

6、韩国总统卢武铉口哨为媒 ……………………………………………………………()



培训设计书…………………………………………………………………………………()



附:

1、啸乐艺术发展的怪圈及对策……………………………………………………………()

2、共同努力,迎接啸乐艺术学习教材春天的到来

——刘天礼编著《轻松学口哨》读后……………………………………………………()



上编 初级



第一章 啸乐艺术的性质,所属类型及其发声、表演的的生理、物理、心理基础…………………………………………………………………………………………………()

一、啸乐艺术的性质及所属类型

(与啸,啸艺,口哨,唇吹、双唇音乐,口笛,指、叶、蟋蟀、展唇、齿缝啸(哨)及呼麦的关系)………………………………………………………………………………………()

二、啸乐艺术发声、表演的的生理、物理、心理基础……………………………………()



实践:

怎样发出啸声(吹响口哨)………………………………………………………………()



附:

惟基学口哨资料……………………………………………………………………………()



第二章 啸乐艺术历史的发展

一、古代典籍记载啸乐艺术的历史发展……………………………………………………()

二、近、现代啸乐艺术的发展………………………………………………………………()

三、啸乐艺术的历史和现实作用及其特点和发展前景……………………………………()

(一)历史和现实作用……………………………………………………………………()

(二)特点和发展前景……………………………………………………………………()



实践:

1、怎样才能使啸乐声响亮…………………………………………………………………()

2、怎样延长和控制气息……………………………………………………………………()

3、怎样扩大音域……………………………………………………………………………()



附:

1、啸史考辩…………………………………………………………………………………()

2、古今啸乐艺术历史发展大事记…………………………………………………………()

3、中国各地(县以上)与啸艺有关的人物、典籍和名胜目录…………………………()

4、啸受歧视的表现和原因…………………………………………………………………()

5、应对受歧视啸艺影响者…………………………………………………………………()

6、刘琨与历史上的音乐退敌考辩…………………………………………………………()



第三章 啸乐技艺的提高和深造

一、啸乐表演和研究的等级评定……………………………………………………………()

附:

几种讨论方案………………………………………………………………………………()



二、怎样提高啸乐技艺和欣赏、表演水平

(一)怎样提高演奏技艺……………………………………………………………………()

一个八度以内的不同风格和节奏(包括:中速、快速、慢速)的乐曲演奏训练和提高,参考目标为演奏2——4级。

怎样使啸乐声优美动听(学习颤、闪、吐、滑、顿、分、历、蟋蟀音,,埙和葫芦丝风格和吹吸结合的技法)

(二)怎样进行欣赏和表演………………………………………………………………()

1、啸乐艺术认识论——啸乐乐曲的欣赏(感知和认同)

2、啸乐艺术表演论——啸乐乐曲的艺术表现



参考曲目:……………………………………………………………………………………()



中编 中级



古代典籍

1、《山海经》一则……………………………………………………………………………()

2、《诗经》三首………………………………………………………………………………()

3、《庄子》二则………………………………………………………………………………()

4、《楚辞》一首……………………………………………………………………………()

5、《礼记》一则………………………………………………………………………………()

6、《后汉书》二则……………………………………………………………………………()

7、《三国志》裴注引鱼豢《魏略》一则……………………………………………………()

8、曹植诗一首………………………………………………………………………………()

9、晋桓玄与袁山松论啸书各一篇…………………………………………………………()

10、晋成公绥《啸赋》考辩…………………………………………………………………()

11、唐孙广《啸旨》考辩……………………………………………………………………()

12、李白诗一首………………………………………………………………………………()

13、《旧唐书》一则…………………………………………………………………………()

14、《稽神录》一则…………………………………………………………………………()

15、苏轼诗一首……………………………………………………………………………()

16、岳飞词一首……………………………………………………………………………()



实践:…………………………………………………………………………………………()

1、两个八度内的不同风格和节奏(包括:中速、快速、慢速)的乐曲演奏训练和提高,参考目标为业余演奏5——7级。

2、能较好地运用包括吹吸结合在内的所有演奏技法

3、能胜任合奏表演。



参考曲目:……………………………………………………………………………………()



下编 高级



研究专题:

1、啸义及其发音原理考辩…………………………………………………………………()

2、啸有入乐类考辩…………………………………………………………………………()

3、指啸、叶啸考辩…………………………………………………………………………()

4、啸类考辩…………………………………………………………………………………()

5、音域和记谱法讨论………………………………………………………………………()

6、西王母善啸等记载及其意义考辩………………………………………………………()

7、我国早期典籍记载妇女作啸既早且多的表现及原因考辩……………………………()

8、啸由人向禽兽和自然界发展的过程和原因考辩………………………………………()

9、啸和鬼神等特异现象有关的记载及其原因考辩………………………………………()

10、我国历史上作、写啸的帝、王、侯研究………………………………………………()

11、孙登与嵇康、阮籍苏门山事迹考辩……………………………………………………()



艺术技艺部分:

三个八度及以上不同风格和节奏(包括:中速、快速、慢速)的乐曲演奏训练和提高,参考目标为业余演奏8——10级。

参考曲目:……………………………………………………………………………………()



附:

1、啸乐怎样才能被公认为大艺术…………………………………………………………()

2、湖北省啸乐艺术资源及其开发运用(供其他地区参考)……………………………()

3、《三毛从军记》以啸乐艺术宣传抗战的依据和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前 言



从书名和编著主旨看,本书应该是啸乐(口哨音乐)艺术的教程,但却不可能是纯粹的教程,因为面临的任务有特殊性。

一般的教程,都是在该学科及其理论都已经基本定型、大致公认后才有的,可是这本教材却没有这样的条件。现在的情况是,因为思考和参与的人不够多,各方面的问题几乎都没有充分的讨论,也就更谈不上基本一致了。参与过讨论的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如果没有论证,大家都可以不信服,意义和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啸几乎伴随着数千年的中国文明史,《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可谓史不绝书;诸葛亮、曹植、嵇康、阮籍、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岳飞、宋濂,真是名人辈出。但啸是什么,因为特殊的原因,所有注释、辞书都没说清楚,其实就是一般人们说的口哨。口哨几乎一半以上的人都能吹响,但多数人不会、甚至不知道能吹奏乐曲,知道是极有发展潜质的艺术的人就更少了。

世界上已知的中外教材,都只是简单传授技法,没有较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一般混同于民间技艺甚至绝技绝活,不能解决此艺术的理论和发展问题。

我们眼前的这本教材,因此给自己增加了两项任务:介绍啸乐(口哨音乐)和建立基本理论体系。

介绍安排在前面,因为很多人首先需要充分了解。运用了诗赋、词条、照片、相声和简介等多种快捷或生动的形式。

建立基本理论体系则通过教材教学的理论部分和研究专题体现,这当然会使相应部分显得艰深、繁复了一些,但比较完全没有这些内容,好处还是要多一些。

再深入一些的需求(如所有历史文选介绍和研究资料汇编、词典等),又是本书难以解决的了,而且,在现有条件(主要是资金)下也不可能解决。当然我们会努力创造条件,争取将来能全面、彻底地解决,满足爱好者和社会的需要。

作为教程,当然是随处附有练习曲的比较好用,但这样会大大增加篇幅和成本。因为上面说到的原因,我们一般只列曲目。曲目可以多列一点,只要有心,找到相应曲子应该不算太难。

全面地分析,啸乐的发声需要健全的发声器官,学习提高需要健康的身体和一定的音乐素养,研究需要研究素养。同样因为节省篇幅(同时也集中注意力)的考虑,锻炼身体相应机能和提高音乐和研究素养已经有成熟的学科和教学体系,可以参考,不一定必须具备。

书中没有署名的,都是作者撰写;引用和转载,除少数标注的,都录自湖北省暨武汉市啸艺研究与发展促进会或中国口哨艺术高峰论坛:为简省篇幅和避免重复起见,恕不一一说明。



全书共约24万字。

央视7台成功播出秋鸣啸艺(口哨艺术)专题节目

2009年2月28日晚,中央7台播放了“乡约——走进四川仁寿县”节目“金口哨——秋鸣”,报道了杨涛(艺名秋鸣)为啸艺(口哨艺术)奋斗的经过和成绩,以节目组和秋鸣家乡组织(仁寿县和四川省青、妇联)的名义给以肯定和赞扬,突出肯定了她个人的奋斗精神,也较成功地宣传了啸艺(口哨艺术),值得称赞!望再接再厉:不断提高技艺!让人们认识到不是个人的盲目奋斗,而是啸艺(口哨艺术)确实是极好和极富发展前景的艺术。

2009年2月25日星期三

历史上对口哨(啸)的歧视及其原因

历史上,总体是因受歧视而不受重视和提倡。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我国古代只有巫者和道教接受了啸。但因历代内法外儒,岩栖之人对社会影响有限。因为代表统治阶级,反感啸的隐秘的约定性,我国儒家是歧视和反感啸和啸艺的。有趣的是指啸最早记载为古印度和佛经,应该是不排斥啸的,但大概是受儒家正统思想影响中国化的原因,后来中国佛教也歧视了。不局限于学派思想或宗教背景,一般人从音乐特点和风俗习惯上,也容易对啸产生歧视:啸音较为纤弱,缺乏低音,而且不能与语言结合,故表情达意比不上歌。

秘书回忆:周恩来总理也吹口哨

《武汉广播电视周报》2008年3月21日5版《周恩来秘书回忆总理日常生活细节》摘录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纪东《难忘的八年》,其中有周恩来总理吹口哨的内容:
小标题:爱好文艺 总理也吹口哨
有关内容:我听过总理吹口哨,也是在他高兴时的自娱自乐。总理吹口哨不怎么会拐弯(指形成旋律),是以“嘘……”这(一)个音调(乐音)为主。说真话,总理没我吹得好。我曾对总理的侄媳、中央电视台著名导演邓在军说过此事。那是我们一起去福建泉州参加纪念周总理的活动,之后结伴游览,她无意中听见我吹的口哨歌曲(乐曲),说:“纪东老弟,你的口哨吹得真不错。”我对她说,总理也吹过口哨,我还模仿了一下。她觉得很新奇,很开心。

晏鸿鸣介绍口哨(啸)艺术历史资料的文章开始系列发表

晏鸿鸣教授介绍啸艺(口哨艺术)历史资料的文章,从2007年11月开始,在面向全国发行的《学语文报》上,开始系列发表!

鉴于古今对啸艺(口哨艺术)历史资料的了解和掌握都不够充分、系统,影响对其的了解和认识,从较早起,晏鸿鸣先生即开始收集啸艺(口哨艺术)历史资料,总字数目前已达数万字,应该是目前掌握资料最为充分的。由于研究这些资料,产生了系统的理论成果。为了宣传和满足广大哨友了解的需要,晏先生2005年开始,进行这些资料的介绍工作(包括作者、作品的介绍和原文的注释、今译和析评)。目前虽然整体尚未完成,但完成的已有不少。近来,应《学语文报》编辑要求,已开始选择其需要的单篇陆续发表。虽然看这些经过处理的单篇,一时半会还难以反映全貌,但对于宣传和了解,肯定是有益处的。积累多了,整体面貌也差不多出来了。当然,今后条件成熟了,我们也会争取整体结集出版的。

下附系列文章发表报纸期次、篇名及介绍有关历史资料的有关内容:


《学语文报》(高中版)2007年11月22日2(阅读品析)版《黄鹤楼下有个仙人洞?》,介绍清潘永圜《宋稗类钞.道教.十三》:“鄂州黄鹤楼下有石光澈,名曰‘石照’。其右巨石,世传以为仙人洞也。一守关老卒,每晨起即拜洞下。一夕月如昼,见三道士自洞中出,吟啸久之。将复入洞,卒即从之。道士云:‘汝何人也?’卒具言其所以‚,且乞富贵。道士曰:‘此洞间石速抱一块去。’卒持而出,石合无从入。明日视石,黄金也。凿而货ƒ之,衣食顿饶。为队长所察,执之以为盗也。卒以实告。官就取其石至郡,则石化矣,非金非玉,非石非铅,藏于军资库中。”

《学语文报》(高中版)2008年1月31日2(阅读品析)版《晋诗一首荐读》介绍张华《情诗二首之一》

【介绍】


张华(232-300),西晋政治家、文学家。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省霸县)人。晋初任中书令、散骑常侍,力劝武帝灭吴。统一后出任使节,都督幽州诸军事,加强了对东北地区的统治。惠帝时历任侍中、中书监、司空。后被赵王伦和孙秀杀害。以博洽著称,诗词藻华丽。


【原文】


清风动帷簾,晨月照幽房。佳人处遐远,兰室无容光。襟怀拥灵景,轻衾覆空床。居欢愒夜促,在戚怨宵长。拊枕独啸叹,感慨心内伤。


【注释】


见《文选》卷29。佳人:好人儿,心上人,这里指思妇心中的男子。处:居处。遐远:同义复词。兰室:芳香、高雅的居室。《文选》注引古诗:“卢家兰室桂为梁”。容光:风仪光彩。襟怀:怀抱。拥:拥抱。灵:美好。衾:被子。居:居处,处于。愒(hè):恐吓,担心。促:短促。戚:忧伤。拊:抚摸。啸叹:啸曲和叹息。感慨:抒发感慨。


【今译】清新的风儿吹动窗簾和帷幕,凌晨的残月照进幽暗的卧房。心上人儿身在远方,芳香雅居失去了风光。心中虽憧憬着欢聚的情景,轻被却覆盖着半边的空床。欢乐的日子担心良宵短促,忧伤的时候埋怨夜晚漫长。抚摸着枕头独自啸曲和叹息,来抒发内心的感慨和忧伤。


【析评】也属古代早期常见的妇女啸。其啸能抒发感慨和忧伤,显然不是啸叫能胜任的,因此,只能是啸曲。

《学语文报》(高中版)2008年10月23日2(阅读品析)版《(





《(赵)飞燕外传》有关文导读




span>




【介绍】


《(赵)飞燕外传》旧本题汉伶玄撰,然不见于唐以前书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分析,为东汉及以后人伪托。记述西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与其妹昭仪赵合德的生平,近史传,实传奇。篇幅较大,故事完整,情节曲折,描写细腻,语言秾丽清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传世有明嘉靖《顾氏文房小说》等多种刻本及元陶宗仪《说郛》等多种节本。




【原文】


……婕妤接帝于太液池,作千人舟,号合宫之舟。池中起为瀛洲榭,高四十尺……后歌舞(《佩文韵府》“悲啸”条引无“舞”字)《归风》、《送远》之曲,帝以文犀簪击玉瓯,令后所爱侍郎冯无方吹笙以倚后歌‚。中流,歌酣,风大起。后顺风扬音,无方长吸细嫋与相属……后扬袖曰:“仙乎!仙乎!去故而就新!宁忘怀乎?(《佩文韵府》“悲啸”条引无此句)”帝曰:“无方为我持后!”无方舍吹,持后履ƒ。久之,风霁。后泣曰:“帝恩使我仙去不得。”怅然曼啸④,泣数行下。帝益愧爱后,赐无方千万,入后房闼……




【注释】


伶玄,《(赵)飞燕外传》序称:字子于,汉潞水人。由司空小吏历三署,出任河东都尉等州、郡首长,后任淮南相。帝:文中指汉成帝。太液池:《三辅黄图.四.池沼》载:汉武帝时建于建章宫北,在今陕西省长安县西。面积十顷,中间垒起三座山,模拟瀛洲、蓬莱、方丈三神山。并用金石刻成鱼、龙等奇禽异兽之类。其所及甚广,故称。瀛洲:传说与蓬莱、方丈(有作“方壶”)同为海中仙山名。榭:台榭。


后:指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公元前?-1年)。成阳侯赵临女,初学歌舞,因体轻号飞燕。先为汉成帝婕妤,许后废,立为皇后,与其妹昭仪专宠十余年。汉哀帝立,尊为皇太后。汉平帝即位,废为平民,自杀。《汉书》有传。《归风》、《送远》:古歌舞乐曲名。文犀:有纹理的犀牛角。瓯:古代一种盛物小盆。倚:依靠,即伴奏。


中流:水中间,指船行至水中间。酣:酣畅,指唱歌唱到兴头上。吸:吸气,即气息。相属:相配。宁:难道。持:抓住。吹:指所吹之笙。


④霁:雨停止,这里指风停止。怅然:惆怅的样子。曼:轻。




【今译】


……赵婕妤(姐妹)被汉成帝在太液池召见,(池中)造可载千人的船,号称“合宫之舟”。池中建起瀛洲榭,高四十尺……赵飞燕皇后唱(且舞)起了《归风》、《送远》的曲子,汉成帝用有纹理的犀牛角做成的簪子敲击玉盆。命赵飞燕皇后喜欢的侍郎冯无方吹笙来给歌声伴奏。船行至水中间,歌唱到兴头上,刮起了大风。赵飞燕皇后顺着风势唱起高音,冯无方用细、弱的长音来和闼配合……赵皇后扬起袖子说:“神仙啊!神仙啊!离开老朋友去找新朋友!难道就把我遗忘了吗?”汉成帝说:“冯无方给我抓住皇后!”冯无方放下吹的笙,抓住赵飞燕皇后的鞋子。过了好一阵,风停了。赵飞燕皇后哭着说:“皇帝的恩眷使我不能去做神仙。”她惆怅地轻声吹啸,眼泪双双流下。成帝更加抱愧、喜爱赵皇后,赏赐冯无方千万钱,允许他进入皇后房中……




【析评】


从《诗经》开始,古代女子多作啸,似不受封建礼制的束缚。赵飞燕父亲冯万金死后家贫,为人仆从,其能作啸,当有这种下层影响。文中赵飞燕借与神仙有旧交能仙去以自重,啸是其表现之一,反映了一般人的观念。赵飞燕祖、父皆以音乐为业,可称世家。其父能随想为曲,使人心动。赵飞燕偷学过歌舞。此例她在歌、笙后“曼啸”抒情,以致自己“泣数行下”,有这样感人效果的。应该不属啸叫,而属于啸乐。


苏东坡《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等用此典。

全国各地口哨(啸)历史名人、典籍和旅游点资料目录

全国各地有关口哨(啸)的历史名人、典籍和名胜资料

目 录

晏鸿鸣

湖北省
武汉:作家活动:楚屈原,汉末三国诸葛亮,晋袁山松,唐李白、元稹、牛僧孺、皮日休,宋苏轼、岳飞, 明杨基、刘炜、秦金、伍全、俞振才、彭飞、何迁、张凤翼、沈鈇、徐一忠、何璧、魏耕,清顾景星、桑调元、程襄龙、周系英、李为霖、谭溥
风景名胜:黄鹤楼、东湖、长春观
作家籍贯:明何炌、张文光、显槐,清王守正
典籍:清·潘永圜编《宋稗类钞·道教·十三》
秭归:典籍:《楚辞·招魂》
作家籍贯:楚屈原
风景名胜:屈原故里
南漳、谷城:作家籍贯:楚宋玉
风景名胜:楚宋玉故里
宜城:作家活动:楚屈原
人物籍贯:唐刘方玄
襄阳:作家籍贯:晋习凿齿,唐孟浩然、杜甫
作家活动:楚屈原,汉末三国王粲、诸葛亮,唐皮日休,清尹会一(、吴耀斗)
风景名胜:古隆中
江陵:作家活动:晋桓玄、王廙,南朝齐宗测,唐元稹
风景名胜:屈原纪念地、今“荆楚跳丧舞”
黄州:作家活动:宋陆游、苏轼
风景名胜:东坡赤壁
鄂州:风景名胜:雷山舒啸亭
作家活动:宋苏轼
通山:风景名胜:九宫山
蒲圻:风景名胜:赤壁
安陆:作家籍贯:北宋宋祁、明何迁
光化:作家籍贯:晋、南朝宋范晔
蕲州:作家籍贯:清顾景星
罗田:作者籍贯:陈瑞琳

河南省
洛阳:典籍:《诗经。王风·中谷有蓷》
作家活动:曹植、晋司马彪
作家籍贯:魏鱼豢、唐元稹、郑怀古、刘禹锡,五代南唐刘崇远,宋富弼
正阳:人物籍贯:东汉黄宪
商丘:作家籍贯:战国庄子、西汉戴圣
信阳:人物籍贯:汉赵飞燕
开封:作家籍贯:魏晋阮籍
滑县:作家籍贯:晋成公绥
中牟:作家籍贯:晋潘岳
太康:作家籍贯:晋谢安、谢奕、袁山松,南朝宋谢惠连
新乡:人物活动:晋孙登
风景名胜:孙登啸台
巩县:作家活动:杜甫
淮阳:作家籍贯:晋殷仲堪
许昌:人物籍贯:晋王浑妻钟氏
南阳:作家籍贯:东汉杜笃、南北朝庾信
人物活动:金元好问
郾城:作家籍贯:东汉许慎
灵宝:人物籍贯:东汉成缙
孟县:作家籍贯:唐韩愈
沁阳:作家籍贯:唐岑参、李商隐
汤阴:作家籍贯:宋岳飞
潢川:作家籍贯:元马祖常
尉氏:风景名胜:县东城墙上阮籍啸台
杞县:人物活动:北宋宋祁
淅川:作家籍贯:晋、南朝宋范晔
温县:作家籍贯:晋司马彪
襄城:作家籍贯:清李来章
新蔡:作家籍贯:东晋干宝
禹县:人物籍贯:东汉刘根
确山:作家籍贯:唐袁郊
济源:作家籍贯:唐卢仝
登封:作家活动:唐卢仝

山东省
沂南:人物籍贯:三国诸葛亮
邹县:作家籍贯:汉魏王粲
梁山:人物活动:《水浒》众英雄
漆室:人物活动:周漆室邑女
寿光:人物籍贯:汉魏徐干
平阴:人物籍贯:汉魏刘祯
东平:人物籍贯:三国魏吕安
临淄:人物活动:西汉栾巴
益都:人物籍贯:晋左思
高密:人物籍贯:东汉郑玄
德县:人物籍贯:汉东方朔、南朝齐刘善明
高平:人物籍贯:晋刘道真
临沂:人物籍贯:晋王廙,刘宋颜延之、王韶之
济南:作家籍贯:宋周密
桓台:作家籍贯:清王世祯
淄博:作家籍贯:清蒲松龄
烟台:作者籍贯:清王照圆
郯城:作者籍贯:晋李兴
泰安:人物活动:唐李白
风景名胜:泰山
阳信:作者籍贯:汉东方朔
诸城:作者籍贯:清初张侗
五莲:人物活动:清初张侗

浙江省
海宁:人物籍贯:董澐厉
嘉兴:作者籍贯:清吴文溥
萧山:作者籍贯清毛奇龄
绍兴:人物活动:春秋勾践
作者籍贯:唐范櫖、宋陆游
吴兴:作者籍贯:南朝梁丘迟、元赵孟頫、明凌濛初
人物活动:刘宋王韶之、唐范櫖
义乌:作者籍贯:唐骆宾王、明宋濂
德清:作者籍贯:唐孟郊
杭州:作者籍贯:宋周煇、元张雨、清袁枚
人物活动:宋僧普济
金华:人物籍贯:宋王柏
青田:作者籍贯:明刘基
嘉善:作者籍贯:明魏学洢
宁波:作者籍贯:明沈明臣
慈溪:作者籍贯:明刘炜、徐一忠、顾景星
新昌:作者籍贯:明俞振才
鄞县:人物活动:唐李伉
缙云:人物活动:唐五代杜光庭
临海:人物活动:晋成公绥

江苏省
句容:作者籍贯:晋葛洪、清·潘永圜
江宁:作者籍贯:南朝陶弘景
徐州:作者籍贯:汉刘向、刘歆,晋宋刘敬叔,刘宋刘义庆
苏州:人物籍贯:春秋吴阖闾、明杨基、张凤翼
风景名胜:留园舒啸亭
南京:人物活动:东晋诸名士、梁元帝萧绎、五代南唐刘崇远
涟水:作者籍贯:刘宋鲍照
高邮:作者籍贯:宋崔公度
昆山:作者籍贯:明归有光、张溥、王逢年
太仓:作者籍贯:清吴伟业
东台:作者籍贯:清吴嘉纪
无锡:作者籍贯:元末倪瓒、明秦金
常熟:作者籍贯:明末清初钱谦益
吴江:作者籍贯:清末民初柳亚子
扬州:风景名胜:瘦西湖大明寺寄啸山庄
作者籍贯:宋徐铉
仪征:作者籍贯:清阮元

山西省
太原:人物活动:晋刘琨、孙楚,唐白居易,元李俊民,明罗贯中
潞城:人物籍贯:汉伶玄
闻喜:作者籍贯:晋郭璞、裴启,宋司马光
河津:作者籍贯:唐王勃
汾阳:作者籍贯:唐宋之问
永济:作者籍贯:唐王维、柳宗元、畅当
忻县:作者籍贯:金元好问

安徽省
陵阳:人物活动:战国屈原
寿县:人物活动:汉刘安
怀远:作者籍贯:晋桓玄
亳县:作者籍贯:魏曹丕、曹植
宿县:作者籍贯:魏嵇康
歙县:人物籍贯:明程明善、明末清初汪京,清程襄龙
芜湖:作者籍贯:民初阿英
太和:作者籍贯:汉郭宪
青阳:风景名胜:九华山天柱峰
贵池:作者籍贯:唐康骈

河北省
石家庄:作者籍贯:晋刘琨
临漳:人物活动:魏曹植
霸县:人物籍贯:晋张华
深县:作者籍贯:晋张协、唐张读
沧县:作者籍贯:唐高适
丰润:作者籍贯:清曹寅
易县:人物籍贯:晋李兴
保定:作者籍贯:清尹会一
雄县:作者籍贯:后晋刘昫

陕西省
咸阳:作者籍贯:东汉班固
西安:人物活动:汉刘向、唐杜甫、杜牧
人物籍贯:西汉刘根
典籍:《诗经。小雅·白华》
长安:人物籍贯:东汉初王遵、唐五代杜光庭
临潼:人物籍贯:唐颜师古
渭南:人物活动:唐白居易
延安、榆林一带:人物活动:西汉末年王遵
彬县:作者籍贯:唐皇甫枚
武功:作者籍贯:唐苏鹗

四川省
成都:人物籍贯:西汉栾巴
人物活动:唐五代杜光庭
双流:人物籍贯:宋范镇
江油:人物活动:唐李白
眉山:作者籍贯:宋苏轼
射洪:作者籍贯:唐陈子昂
梓潼:作者籍贯:宋文同
中江:作者籍贯:宋苏舜钦
都江堰:名胜:青城山白云观(宫):唐五代杜光庭

江西省
九江:作者籍贯:晋陶渊明
人物活动:东晋张僧鉴
永丰:作者籍贯:宋欧阳修
抚州:作者籍贯:宋王安石
景德镇:作者籍贯:明闵文振
铅山:作者籍贯:明费宏
安福:作者籍贯:明伍全

甘肃省
酒泉:人物活动:《山海经》西王母
风景名胜:昆仑山
秦安:作者籍贯:汉李陵、唐李白
灵台:作者籍贯:唐牛僧孺
兰州:人物活动:东汉西羌

上海市
松江:作者籍贯:晋陆机、陆云,唐陆蒙龟,明陈继儒、高启

北京市
乾隆皇帝、蒲松龄《聊斋。口技》载

广东省
广州罗浮山:人物活动:晋葛洪
韶关:作者籍贯:唐张九龄
增城:清人书记载有

福建省
晋江:人物活动:南朝宋人书记载有
福清:人物籍贯:明何璧
诏安:作者籍贯:明沈鈇
福州:风景名胜:舒啸台
泉州:风景名胜:一啸台

云南省
石屏:作者籍贯:清张汉

湖南省
溆浦:人物活动:楚屈原
沅陵:作者籍贯:彭飞
长沙:宋普济《五灯会元.茶陵郁山主赞》有
湘潭:作者籍贯:清周系英、谭溥
茶陵:籍贯:明李东阳

重庆市
巫山:人物活动:唐范櫖

对受歧视口哨影响者的应对——晏鸿鸣与吱吱呀等问答录(摘自《啸还是口哨》跟帖)

吱吱呀:

晏鸿鸣老师您好,

我好郁闷啊,前几天我在公司的冲凉房洗澡时吹口哨(那里面效果特好),有一哥们对我说————天天吹来吹去的就是你啊?!你让我想起了我爸你知道不?想起了小时候临睡觉之前我爸抱着我,蹲下,吹——————

当时我气疯了,你他妈的别尿到裤子时喽!!!!这是我当时说的。

[110 楼] From:Unknown | IP:116.18.87.17 | Posted: 2007-12-02 13:19




晏:

我的大学同事中既有说吹口哨与我的教师身份不合,也有像你的哥们那样说的,有时也觉得生气。但转念一想,生活中这样的人不少,所以不应该生气。他们的经历,实际已感受过口哨的起条件反射信号作用的示意作用。可惜他们对口哨的认识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同步增长。可以告诉他口哨到现在已有世界大赛的发展。如果他还不吃惊地表示钦佩,那么就罚他看看我写的相声,并且对他说:你现在每次吃饭是否还会想起你妈给你喂奶呢?你对口哨的认识也早就应该断奶了!

[ 此贴被晏鸿鸣在2007-12-09 20:51重新编辑 ]

[111 楼] From:江西省电信 | IP:59.55.139.69 | Posted: 2007-12-02 15:10




吱吱呀:

你现在每次吃饭是否还会想起你妈给你喂奶呢?你对口哨的认识也早就应该断奶了!

-------------------犀利!!!

[112 楼] From:广东省东莞市电信 | IP:61.142.32.8 | Posted: 2007-12-07 20:51




晏:

感谢赞成和肯定!

[113 楼] From:江西省电信 | IP:59.55.139.69 | Posted: 2007-12-09 20:54








吱吱呀:你现在每次吃饭是否还会想起你妈给你喂奶呢?你对口哨的认识也早就应该断奶了!

笑死我了,我用这句话骂了N个人了,

有人这样评价:骂的经典!!!!!!!!

[114 楼] From:Unknown | IP:116.18.24.71 | Posted: 2007-12-29 21:03


他们不能冤枉我们,我们可没有骂人?还有,我希望你还应该罚他们去看我写的趣味介绍口哨的相声。

[115 楼] From:江西省电信 | IP:59.55.139.67 | Posted: 2007-12-31 10:16




捣蛋虫:

不每次吃饭想起妈妈给我喂奶;但是,今生今世永不忘怀妈妈曾用乳汁哺育过我。

[116 楼] From:江苏省南京市网通 | IP:58.240.144.46 | Posted: 2007-12-31 12:36




晏:

我们在这里是强调对口哨的认识不能停留在初级阶段,而应该与时俱进,并不是说应该忘本。我首先还是肯定了他们感受和认识到口哨初级阶段的示意作用的,现在人们在特别高兴或不满时的叫喊或吹口哨,仍然是这一作用的反映。

[117 楼] From:江西省电信 | IP:59.55.139.67 | Posted: 2007-12-31 15:38


吱吱呀:

现在男孩子不敢说什么了,可女孩子又来了-------------"流氓"!!!!!!!!!!!我郁闷呐.

很不好处理,遇到这种情况我就说:流氓就流氓吧,我要将流氓进行到底.真不知说什么好.

对了,晏鸿鸣您的相声名字是-------?

[ 此贴被吱吱呀在2008-01-13 17:05重新编辑 ]

[118 楼] From:广东省电信 | IP:121.13.166.76 | Posted: 2008-01-13 16:28




晏:

对女孩子不能说得太尖刻,要温柔一些!建议看看我写的相声可以作为方法之一。

我写的相声名叫《相声:口哨(啸)艺术的趣味介绍》,本网站口哨历史版就有。

[119 楼] From:江西省电信 | IP:59.55.139.67 | Posted: 2008-01-13 21:18




晏:

还可以问她们,据历史资料记载:

我国古代诸葛亮、曹植、嵇康、阮籍、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岳飞等伟人;现代马克思,美国罗斯福总统、威尔逊总统,科学家爱因斯坦;汽车大王福特;石油巨子洛克菲勒……现任香港特首曾荫权等名流:都吹口哨。按你们所说,他们都是流氓吗?

我国汉代以前记载的妇女吹口哨比男子多,《诗经》三例全是妇女吹口哨;甚至有证据表明人类在会说话之前,曾普遍使用口哨作行动信号,所以后代还有遗留:按你们所说,都是流氓,那么作为流氓的后人(当然包括女孩们),我们还有希望不是流氓吗?!

相声:口哨(啸)艺术的趣味介绍

群(对)口相声

街头巷尾
——口哨(啸)艺术的趣味介绍
(为求最佳效果,部分内容可根据演出地灵活改动)

晏鸿鸣撰

附注:本相声段子,已在武汉市群众艺术馆、武汉市群众文化学会主办的《武汉群文》2007年2期仅少量删改(原文约四千字,仅因篇幅原因压缩几百字)公开发表。

表演者:甲,演出所在地普通中老年市民,最好由能作简单啸乐演奏的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担任。乙、丙、丁,啸乐(口哨音乐)爱好者,分别由擅长徒、叶、指啸者担任(也可简化,仅设一擅长啸乐演奏者乙,能兼擅指、叶啸者上佳)。

甲:(休闲打扮,自台左上场,自报家门)本人绰号“爱热闹”,有空就往街上跑。新鲜事情早知道,要让生活更美好。
乙(、丙、丁)以徒(、叶、指)啸(齐)奏《一个鸟仔》或《蜗牛和黄鹂鸟》等含鸟声乐曲自台右上。
甲:(作倾听状,对观众)环境保护好,街头闻鸟叫。(走近仔细听)刚才我还以为是鸟叫,现在才知道是他们在叫。(对三人)打听一下,您三位在叫啥呢?
乙、丙、丁:(齐答)这不是叫,是啸。
甲:(笑)好!好!!好!!!笑比哭好!笑啥呢?
乙:(不解地)没笑啥?啊,不是哭笑的笑,而是口字旁加一个严肃的肃字。
甲:(不解地)新鲜!您三位能不能跟我简单地说说,什么是啸?
丙:(用手比画)简单地说,啸是一种高频、清亮的声音。
甲:(也用手比画)高频、清亮的声音?(仍不解)到底有多高?有多清?
丁:(也学甲用手比画)到底有多高?(困惑地)大字组G到小字4组c,这只是人类的,还有那动物和自然界的……
乙:(打断丙)你是不是要把频率计搬到这儿来演试呢?犯不着。这是一个相对、概括的说法,不同的对象并不一样。
丙:对,你听大自然的啸,那是风啸、海啸。(学风啸,气势恢弘地)“呜……”
甲:啊!够壮观的!
丁:现代还有飞机和子弹飞行发出的尖啸声,这是人为的自然界的啸声。”(学子弹掠过声)“啾……”
甲:(作自我保护状)哎呀!够厉害的!
乙:还有禽兽的啸,比如高猿长啸。(动情念诗)“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学猿猴叫)“呕……”
甲:(作悲伤状)哎呀!别叫了,猴儿!你把我的眼泪都叫出来了!(乙学猴状跳开)
丙:还有鸟啸。(学鹤叫)“嘎……”
甲:(作仰视状)咦呀!飞得够高的!
丁:还有虎啸。(学虎啸)“嗷……”
甲:(作畏惧状)啊!好恐怖哦!(见无危险,恢复常态,不解地))可您三位算其中哪一门呢?
乙:算其中……(语塞,忽然明白)啊,不算其中哪一门,属人啸。
甲:人也像大海和那猿猴、老虎一样啸?没听说过。
丙:当然不是大海和那猿猴、老虎一样啸,而是像这样。(轻吹一声单音“嘘……”)
甲:哈!这我也会,大人抱孩子撒尿都这样。(作抱孩子撒尿状并以啸发声)乖乖,我抱你撒尿呐!“嘘……”
丁:这是最简单的一种。可这谁教的您知道吗?
甲:我是学我爸妈、爷爷奶奶这样的,他们谁教的?我可不知道。
乙:人家的爷爷奶奶、爸妈也一样。告诉你吧,这是我们的老祖宗发明的。据专家考证,这是“初民自然音之一……”通俗地说:我们的老祖宗尝试用各种声音表情达意,精选以后传给了后人。
甲:表情达意,那不是语言的功能吗?
丙:语言是最主要的,但不是全部,还有这“嘘……”
甲:就这“嘘……”抱孩子撒尿,能与语言并列?
丁:当然不光这,还有铃声、鼓声、喇叭声,等等等等。
乙:而且就这“嘘……”,也不就只是抱孩子撒尿。
甲:那还有什么功用?
丙:还可以用作共同行动或召集伙伴的信号。《水浒》中多次出现这样的情节,在夜色中,以开店为掩护的梁山好汉朱贵来到梁山水泊边,唿哨一声,对岸立刻划过来一条船……
甲:对!好办法,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丁:还可以反映情绪,大锅饭时代我在水利工地上干活,有次天忽然下雨了,渐渐越下越大,指挥部还没吹收工号。工地上就响起了此伏彼起、一阵高过一阵的声浪。那意思是表达对还不收工的不满。那声浪中,有不少就是口哨。
甲:哇!那气势肯定是“相当地”壮观啊!
乙:还可以显示力量。《南齐书》记载,有次北魏各路大军齐集,“众号百万,吹唇沸地”。
甲:嚯!只听说过“张生煮海”,还没听说过有哪位神仙能把大地给吹沸腾了。不过,这刚才说的可是“唿哨、口哨、吹唇”,不是“啸”哇!
丙;这都是“啸”的别名,其声音像“哨”,外观上看是嘴唇发出的。
甲:(发着嘘声,仔细体会)有点像。
丁:其实不都是那样的,还有这样的。(吹叶啸)嘘……
甲:有意思,这是您玩出的花样?
丁:这叫叶啸,古已有之。隋唐时代的九部乐、十部乐中就有了。《旧唐书·音乐志·二》叫“啸叶”。“衔叶而啸,其声清震,橘柚尤善。”
甲:啊!太有趣了。
乙:我这里还有有趣的呢!(吹指啸)嘘……
甲:嚯!这种声大,叫什么来着?
乙:这叫指啸。
甲:真是太奇妙了!你哪儿学来的?
丙:远着呢!公元前古印度的雕刻和佛经里就有。我国五代时开始有记载。
丁:还有更奇妙的呢!用啸的方式演奏乐曲,就叫啸乐。既可以伴奏,也可以独奏、合奏。
(如时间许可,甲可逐项要求试试。)
甲:这次我肯定没猜错,是三位发明的。
乙、丙、丁:还是错了,也是古已有之。
甲:也是外国传来的?
乙:不!啸和啸乐是我国的记载最早,而且几千年连绵不绝。
甲:有根据吗?
丙:《诗经》里就有“啸歌伤怀”和“其啸也歌”的句子。
甲:这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的是春秋时代以前的古诗歌。
丁:史载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常抱膝长啸”。
甲:诸葛亮是三国名人,是我国历史上贤相和智者的杰出代表。他“抱膝长啸”干啥?
乙:干啥?你知道诸葛亮的智慧和治国才能哪来的?
甲:还能哪来?学来的呗!
丙:吹来的!告诉你吧!伟大诗人杜甫说了:诸葛亮的“济世巨力,养于一啸”,也就是说:他平治天下的杰出才能是在这啸声中培养出来的,怎么样?吹来的!
甲:吹来的?!像话吗!你把阿以冲突吹好了给我看看!
丁:他有那能耐,我们就推举他当联合国秘书长!
乙:实际上只是形象、夸张的说法。
甲:这还差不多。
丙:魏曹植不但自己写啸,而且写自己作啸,可以说大力提倡,基本奠定了啸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
甲:曹植是曹操的儿子,魏文帝曹丕的弟弟,号称“才高八斗”。除了他还有别人吗?
丁:晋代文学家、啸乐艺术家成公绥撰有《啸赋》,用当时最流行的文学体裁,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技术水平和认识。
甲:妙极了!
乙:唐朝孙广写了《啸旨》一卷,研究了啸的作用、传承等理论问题。
甲:好极了!
丙:陶渊明《归去来辞》有:“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甲:陶渊明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田园隐逸诗人之一,确实田园气息清新。
丁:李白《游泰山》诗中说:“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甲:李白历史上号称“诗仙”,果然有仙气。
乙:杜甫《上后园山脚》有:“敢为苏门啸,庶作梁父吟。”
甲:杜甫历史上号称“诗史”,此诗有开创历史的气慨。
丙:苏轼《舒啸亭》有“啸傲池边红日伴,舒怀岩壑白云迎。”
甲:苏轼是北宋一代文豪,确实有一股豪气。
丁:岳飞《满江红》有:“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甲:作为历史上有名的爱国将领和诗人,果然充满爱国激情。这啸外国也有吗?
乙:不但有,而且现代还比较繁荣。
丙:据说在巴洛克时代,欧洲有过啸乐演奏。
丁:有确切记载的是:1886年,4个孩子的母亲阿莉斯·肖在纽约首次公开演出,轰动全国。以后又灌制第一张唱片,成为了第一个职业演奏家。
甲:要养育4个孩子的妇女开创3项世界第一,了不起!喔!阿莉斯·肖!(拟音助记忆)啊你是,(世界的)骄(傲)!
乙:1909年美国阿格尼丝·伍德沃德小姐在加利福尼亚创办了世界第一所、也是迄今最成功的一所专门学校。1923年又在纽约出版了世界第一本专著《whistle》。
甲:又是两项世界第一,也了不起。阿格尼丝·伍德沃德,哇噻你是,good good。
丙:哈!你这是中西、雅俗合璧。
甲:不敢当,我这是“学贯中西”,运用中外文各种有利条件,帮助记忆。可是,什么是whistle?
丙:这是英语单词,就是啸和口哨的意思。
甲:噢!英国话啸和口哨,也就是英国啸和英国口哨。和我们中国是一样的吗?
丁:和各民族语言不同相反,世界上的啸都是人用口腔用同样的方法发出的,所以全都一样,没有差异和民族歧视,可以说,是天然的世界人民共同的声音。所以,1974年,美国北卡罗莱那州路易斯堡市开始举办世界大赛。至今,美国已有两种世界大赛,各举办了约30届。
甲:北卡罗莱那(州)路易斯堡(市),这下有名哪,都已知道。
乙:1905年,美国作曲家、长号演奏家卜莱尔专为啸谱写了世界第一首乐曲。
甲:卜莱尔,帅呆了。看来美国考生很兴旺红火啊!奇怪!刚才你们不是说我国的历史最长且连绵不绝,怎么让美国人把这么多世界第一抢去了呢?
乙:主要是因为我国历史上对啸有歧视。
甲:有歧视?刚才不是说曹子建基本奠定了文学作品中啸艺的地位吗?
丙:那只是部分时期和部分领域,主流是歧视、压制的。
甲:有证据吗?
丁:有。儒家经典《礼记·内则》篇:“男子入内,不啸不指”。汉郑玄解释说:“嫌有隐使也。”
甲:为什么“男子入内,不啸不指”?“嫌有隐使”又是什么意思呢?
乙:男子进入内室不能发出啸声或指指点点,因为有发出隐秘暗号的嫌疑。说白了,就是剥削阶级统治者担心身边有造反的密谋。
甲:担心朱贵的啸声引来梁山好汉哪!
丙:异族和汉族造反者还常“啸聚山林”,更加深了统治者的反感。
甲: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这个方便。
丁:古代啸者多数出身下层或长期军旅征战,如曹操的祖父曹嵩本姓夏侯,被曹姓宦官收养;而曹操本人多年征战。
甲:诸葛亮早年也在隆中隐居。
乙:出山后再没听说他长啸了。
甲:地位、身份变了,行为受拘束了!
丙:有趣的是,佛经中有指啸,本来是不歧视啸的,传到中国来,也歧视了。
甲:肯定是受了儒家和汉文化的影响。
丁:宋代理学风行后,除了文人掉书袋子,一般只在下层流传。
甲:说出来您三位别见怪,社会上有人认为这是流氓、阿飞的行为呢!
乙:有地方称“流氓哨、响马哨”,就是历史传统歧视在现代的表现。
甲:这是否也有啸自身的原因呢?
丙:也有,但是次要的,比如啸缺乏低音,所以古人将其与“言、歌”属阳对立,认为属阴。但这是多数乐器的通病,可以用低音乐器如三弦、革胡、大提琴合奏来弥补。
乙:还有声音较弱小,所以古代乐队一般没有它的位置,但在扩音技术大发展的今天,这一障碍已被铲除。
甲:啸有什么长处呢?
丙:那多着呢!比如特别方便转调,不受半音困扰。
甲:我吹笛子、箫,拉二胡等最怕转调了。
丁:奏出的乐音连贯、流畅,胜过乐器弹拨、键盘(可模拟演示三者奏135)。
乙:音域达到四个八度,胜过乐器绝大多数。
甲:不错!不错!
丙:类型、技法比较丰富。
甲:都有些什么?
丁:比如刚才说的指啸、叶啸。
甲:那我知道了。
乙:还有蟋蟀技法。(表演用此技法奏123)
甲:真是蟋蟀叫的味儿!
丙:还有齿缝啸,可以大大减少甚至避免对他人的影响。
乙:其最重要的特点和长处是:人体自身具备,运用最为方便。可以说:正如会说话就会唱歌,只要能吹气就能学会演奏啸艺。
丙:所以大街小巷经常能听到啸艺声,有最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可惜一般水平差,有较大发展空间。
丁:设想一下:如果人人都能较好地运用这一艺术形式,大街小巷的啸声都悦耳动听,生活该会是多么美好啊!
甲:既然前景这么美好,我们已经落后,为什么还不急起直追?
乙:有优秀文化传统的炎黄子孙已经觉悟,正在奋起!
丙:中央乐团首席双簧管演奏家章棣和先生首先登台演奏,登上大雅之堂。
丁:青岛曹庆跃先生首先录制CD和MTV,举办音乐会。
乙:石家庄李立忠先生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专业网站“中国口哨网”,现已有网站五个以上。
丙:新乡王明磊先生发起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地方专业团体“啸台口哨艺术研究会”。
丁:昆明洪菠先生第一个开辟网上音乐房间。
乙:武汉晏鸿鸣先生写出了一批科研、评论文章,其中《“啸”义及其发音原理考辩》已在全国社科学报30佳、人文核心、湖北省优秀期刊《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6期发表,他还编写出了内容最为丰富的讲义教材并已制作成了幻灯片,作好了大规模培训的准备。
丙:各地纷纷参与各级演出和举办全国性比赛、聚会和音乐节,2006年8月,在北京召开了“首届中国口哨艺术高峰论坛”。目前已在筹备全国的协会和世界大赛。我们的口号是:天下口哨(啸)是一家!让人人都了解啸艺,让啸艺像唱歌一样普及和富有艺术魅力!开发人体潜能,振兴啸艺!
甲:太好了!我也被吸引了。学习这一艺术不容易吧?
丁:恰恰相反,一点不难。您不是会“嘘……”吗?只要多多练习、体会,就可以学会演奏乐曲了。
甲:能允许我加入你们的行列吗?
乙、丙、丁:当然欢迎!我们不但乐于接受,今后还要大力辅导、培训,欢迎更多的人参与!
甲:对,让我们大家一起参与!
(甲、乙、丙、丁用啸(包括叶、指)乐齐奏《团结就是力量》或《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等乐曲下)
(完)

中外口哨(啸)艺术的历史发展及其成就(大事记)

考察啸(啸及其啸艺,俗同称口哨,下同)的历史,我们知道它是人类早期听觉表意手段之一。后来语言由于自身表意的优越性占据了主要听觉表意手段的地位,啸只是作为语言的补充(如隐秘的约定性和丰富性)而存在。再后来,啸又和音乐与口技结合,产生了啸艺,成为了一门艺术。
作为一门艺术,啸艺已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相当程度的辉煌:

一、中国古代: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记载。
汉、魏开始有名人(如西汉末王遵、东汉末诸葛亮、曹植等))吹奏及写入文学作品。
晋代名士、竹林七贤的领袖之一的阮籍名气大且演奏水平高。一时名士争相慕习,蔚然成风。文学家、啸艺演奏家成公绥用当时地位很高的文体对其进行总结,写成了《啸赋》。
隋唐时代的九部乐、十部乐中有叶啸。
到唐代,孙广又对其进行理论总结,撰写了《啸旨》。
五代时开始有指啸的记载。
明代几乎已认为啸艺是隐逸修道的必修课。

二、在世界其他地方,啸艺也在不断发展:
指啸最早记载为古印度和佛经。
欧洲巴罗克时期,有啸乐(俗也称口哨,下同)演奏的记载。
1886年,4个孩子的母亲阿利斯·肖在纽约首次公演啸乐,轰动美国。
1888年,她又与乔贝蒙合作灌制了世界上第一张啸乐唱片,其演奏的是《在威尼斯》。
1905年,美国作曲家、长号演奏家卜莱尔专门为啸乐谱写了《口哨与小狗》。
1909年,阿格尼丝·伍德沃德小姐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也是迄今最成功的啸艺学校(到该世纪40年代,美国这种学校已有6所。其中洛杉矶学校招生年龄6-60岁,毕业到影、视、电台任配音,分高、中、低音和花腔、抒情等班级,内容有鸟啼和吹奏法)。并组织有30位少女的“小鸟啸艺乐团”,很受欢迎。
1923年,阿格尼丝·伍德沃德小姐所撰《whistle》在纽约出版。
30年代美国弗雷德·洛厄利为贺拉斯·赫德乐队最叫座的演员,灌制一打以上啸乐唱片。其中《印第安人爱的召唤》售百万张以上。
得克萨斯州成立啸艺俱乐部。
(日)林谦三《东亚乐器考》四章“气乐器”——“啸(口哨)与指笛”(即指啸),谈到其性质作用、历史、发音部位方法以及在南亚和东亚历史上的出现情况(音乐出版社1962年版)
1957年出,1958年获最佳音乐等七项大奥斯卡金像奖的《桂河大桥》中的啸乐《波基上校进行曲》则成为影片主题曲,故又名《桂河大桥进行曲》。据《中国口哨网》报道,目前此类乐曲已有205首之多。
1973年春,美国北卡罗莱那州路易斯堡一大学生在联欢会演出啸艺节目,大受欢迎。1974年春,各地民间自发汇集,成美国国际啸艺大赛。至1984年,已举办有几十个国家优秀选手参加的啸艺大赛31届。并建有国家啸艺博物馆。
1978年秋,开始国际啸艺大赛。1981年,洛杉矶啸艺学校毕业的南希·福兰成为唯一的女性总冠军。1985年秋,第八届在美国内华达州的卡森城举行,51位世界各地艺术家参加,盛况喜人。2002年4月18——21日第29届在美国北州路易斯堡举行。
1981年国际口哨大赛总冠军(唯一获此殊荣的女子)南希·福兰,自称“吹口哨的第一位淑女”,坚定地认为口哨吹奏者“是艺术家,而不是耍把戏的人”。


2001年国际口哨界大事记

对口哨艺术来说,200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今年年初由国际口哨大会工作人员向《华盛顿邮报》发出的报道第28届国际口哨大会的邀请对口哨艺术提供了全世界的注意力。该报的Ann Gerhart 根据采写的报道,她还写了一篇文章,“嘬拢你的嘴吹起来”,该文发表在2001年12月中旬出版的2002年1月版的《读者文摘》.(《读者文摘》在美国拥有近1300万的读者群,是美国最著名的杂志。)该文肯定了一批口哨家;他们是俄勒冈州Dayton市的Patty Ediger、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的Emily Eagen、加拿大艾得蒙顿的 Michael Cooney、纽约市的Steven Herbst。该文的最后是让公众听口哨家作品的网址。(尽管口哨家的姓名未列出,但口哨作品是属于俄克拉荷马州Jenks市的Robert Stemmons和Michael Cooney。)对Michael Barimo来说,2001年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2001年11月3日他在纽约市林肯中心举办了口哨音乐会。

对Robert Stemmons来说,2001年是成功在加拿大和美国巡回演出的一年,也是他和其他的领导者成功在俄克拉荷马塔尔萨市成功举办2001 Puckerama口哨音乐节的一年。2001年也是口哨家Joel Brandon成功与交响乐团和其他音乐会表演者风行世界的巡回演出的一年。他的两张新CD已上市。在今年4月的国际口哨大会过去之后,CNN对Michael Cooney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报道,对这位口哨世界锦标赛男子组冠军至少进行了4次新闻报道。当然,还有其他致力于推动口哨艺术的口哨家。对提供口哨新闻和推动努力这些人以及口哨家Dick Shaw,福兰克林县艺术委员会向他们表示祝贺和赞赏。(美国福兰克林县艺术委员会提供英文原稿)

2001年7月21日上午(北京时间),本届美国口哨音乐节的组织者、世界著名口哨家Robert Stemmons先生将电话打到口哨李李立忠的家,询问他是否出席这次口哨音乐节,口哨李告之自己正在准备。有趣的是他们还进行了“电话口哨交流”--当Robert Stemmons确认接电话的就是李立忠时就立即用口哨吹起了一段旋律,口哨李不加思索地以电影《小街》的插曲《妈妈留给我一首歌》的前奏来回应。口哨李吹奏的余音未落,Robert Stemmons就OK、OK地叫起好来。

美国首届口哨音乐节于2001年10月18-21日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塔尔萨市圆满结束,以后每年将举行美国口哨音乐节。“国际口哨欣赏月”。八月份是“国际口哨欣赏月”。 包括英国BBC、澳大利亚ABC、美国CBS无线网和全美无线网、加拿大CBC在内的许多国家电台、多家私营电台以及遍及全球的其他媒体,都已认可并推广“国际口哨欣赏月”。

2001年国际口哨动态

美国俄克拉斯玛州长宣布2001年10月18——21日为首届啸乐周。2002年14——20日为第二届,17——20日在其塔尔萨市举办美国第一届啸乐节。

“口哨音乐周”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州长福兰克.凯廷已宣布2002年10月14-20日的这一周为俄克拉荷马州的“口哨音乐周”。在“口哨音乐周”,从17日到20,将在俄克拉荷马州的塔尔萨市举办第二届美国口哨音乐节。

2005年10月10日,日本举行了国内口哨初赛,共有30位选手参加了比赛,选拔出10位优胜者参加将于2006年4月份举行的日本国内口哨决赛。决赛的获胜者将获得代表日本参加2007年国际口哨大会(大赛)的费用(主要是机票)资助。

因费用问题,国际口哨大会(大赛)2006年暂停举办,2007年恢复举办。这是1974年以来首次暂停每年一届的国际口哨大会(大赛)。


三、在现代中国:(以下按时间、同时间或不明按姓名字母为序,主要报道有省市级及以上影响的活动或事件)

20世纪
1937年赵荫棠先生发表《啸歌之兴替与音理的阐释》(先发表于《中央日报》文史副刊,后附《等韵源流》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40年代,张乐平先生《三毛从军记》画册中有两幅是三毛穿军装边走边吹啸的:一为初进军营,一为打鬼子立功后。

1962年中华书局出版中央音乐学院编辑《中国古代音乐史料辑要》第一辑中有“啸”的内容。

1982年发行匈牙利哈克·托马斯的啸乐唱片。

80年代中国交响乐团首席双簧管演奏家章棣和先生在北京海淀歌剧院演出啸乐《夜鹰》,钢琴大师刘诗昆先生伴奏,罗天婵、张嫣等同台演出,受到观众热烈欢迎和媒体极高评价,成为现代中国将啸乐带入正式音乐舞台的第一人。后出啸乐磁带《口哨与乐队》、《匈牙利风光》。小提琴演奏家陈丘新、作曲家卞留念先生也开始公开演奏啸乐。

1983年陈振中先生在160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上海虹口轻音乐团唯一啸乐演员。
孙机发表论文《魏晋时代的“啸”》( 文史知识1983年7期)在与《美国的隐逸派诗人》一文的讨论中涉及“长啸”是否无词之歌的问题时,概述了“啸”的历史发展,同时也分析了啸与歌的区别。

1984年
陈振中先生在中国录音录像总公司上海分公司出《美妙的口哨》啸乐磁带,以后多次再版。12月并受邀到广州友谊剧院演出啸乐,台下掌声雷动。
周志明创作并表演的啸乐曲《愉快的教育》、《铁道游击队主题随想曲》、《畲乡春色》等在沿海的浙江省地市文艺调演和音乐舞蹈节、全国第二届残疾人文艺调演华东区演出中频频获奖。

1985年王芳女士开始在大连以及全国各省市文艺团体演出中尝试啸乐表演,取得了不少成果。

1986年
李友清先生在广东深圳青少年宫《大家乐》迎新晚会吹奏啸乐《青春的旋律》,受到观众欢迎和领导好评。后受邀随团到珠海演出,同样轰动。
7月刘赞成先生参加青海省二十余单位的慰问团慰问该省西部重点工程工人,第一次表演指啸。
12月13日夜,陈振中先生在上海体育馆《人道主义在我心中》文艺晚会上,与著名演员白杨、杨春霞、徐玉兰、阎维文等同台演出啸乐,被迫返场连吹7曲,受到专程主办晚会的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的称赞。
袁守鹏先生作为在校大学生在观看银川师专音乐系演出时,受邀表演啸乐《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赢得最多掌声。

1987年
陈振中先生啸乐参加中国首届艺术节获大奖。
广东佛山轻音乐团与李友清先生签约并为其办理停薪留职。
徐金鑫先生受吉林省人民广播电台邀请录音播出啸乐节目,效果很好。同年8月考入吉林化纤厂文工团,成为专业啸乐演员。先后获吉林市第二届松花湖金秋音乐节口哨表演一等奖;吉林省首届群众文艺节目展播优秀表演奖,职工文艺调演口哨表演一等奖。

1988年曹庆跃先生参加青岛人民广播电台春节文艺晚会,演奏啸乐《白毛女》。

1989年
徐金鑫撰写《口哨音乐演奏法》。
11月4日浙江省人民广播电台“浙江乐坛”播出“周志明口哨音乐欣赏”专题节目。

1990年
曹庆跃先生录制个人第一张啸乐专辑《口哨音乐——舞曲专辑》。
李友清先生成为台湾的阿不倒娱乐公司北京“不倒翁”娱乐城驻场特邀签约啸乐演员。后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28期《综艺大观》演出啸乐,获得成功。
刘建国先生啸乐连获武汉市、湖北省、全国残疾人文艺比赛大奖。
7月刘赞成先生的指啸在全国武警部队文艺汇演中获表演二等奖。
李曼发表《上帝赐予的魔笛》,介绍世界各地的啸艺情况(世界知识画报,1990年11期24-26)。

1991年陈振中先生啸乐演奏在全国5位推荐者中脱颖而出,入选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为14个节目中唯一啸乐独奏演员,并成为上海乐团轻音乐队特邀演员。多次与秦怡、陈述、胡松华、赵宗祥等巡演或同台演出。

1992年
夏滟洲发表《“啸”释》(黄钟1992年4期97-101),是我国音乐界研究“啸”的第一篇科学论文,全面讨论了其性质、类型、历史、特点和作用。
王明磊先生参加新乡市新星剧场“卡拉OK”歌手大赛,用啸乐演奏《多瑙河之波》,受称赞。6月,演奏《三峡情》获新乡市“新百杯”卡拉OK歌手大赛优秀歌手特别奖。11月参加市“金利来杯”卡拉OK歌手大赛总决赛的助兴演出,演奏《鸽子》,获称“牧野金口哨”。
曹庆跃先生录制个人第二张啸乐专辑《口哨音乐——中国电影怀旧金曲》,并参加潍坊国际风筝节多次与侯跃文、师胜杰、赵保乐、屠洪刚、刘斌同台演出。

1993年
3月中央电视台《艺苑风景线》为曹庆跃先生录制我国第一个啸乐MTV《弯弯的月亮》。深圳先科娱乐公司为曹庆跃先生录制个人第三张专辑、中国第一张啸乐CD唱片《口哨王——外国名曲集锦》
刘建国先生啸乐被调到湖北省残疾人艺术团,并代表湖北省进京,夺得国家民政部、广电部、中残联、教委举办的残疾人文艺调演优秀奖。
魏安民先生应邀到上海大世界中国吉尼斯总部表演。先后7次到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万国剪影、中国风、神州大舞台、城市之光等作指啸表演,被誉为“神州指啸第一人”。多年来,已为厂矿、学校、部队、机关、街道等为工人、防洪指战员、残疾人、福利院老人、外宾、失足青年等义务演出300多场。

1994至1997年山东、青岛电视台多次专访、介绍曹庆跃先生的啸乐艺术。
10月7日刘赞成先生参加青海武警总队代表团,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参加全国武警总部文艺汇演中用指啸表演《一只鸟仔》,受到江*泽*民总书记和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时乐蒙的赞扬和亲切接见。后成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1995年
元月魏安民先生应中央电视台《曲苑杂谈》邀请,与6位著名演员表演《奇特的乐队》。后又应邀到上海大世界中国吉尼斯总部表演。
暑期晏鸿鸣先生出席全国教院、师专古汉语教学研究会内蒙东胜年会,用徒啸为蒙族歌手伴奏。
曹庆跃先生在青岛体育馆金秋十月大型文艺晚会与宋祖英、林依伦、唐国强、赵保乐《三国演义》剧组的演员同台演出啸乐。

出席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在武汉举办的“金融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时在联欢会上吹奏《雾里看花》,这是“口哨李”李立忠首次正式登台演出。同为与会代表、曾做过音乐教师的李泽民先生联欢会后特意找到他,鼓励他在口哨艺术的道路上走下去。

1996年
年初魏安民先生在首届巴楚文化理论研讨会上应邀表演指啸节目。又致信武汉市李宪生副市长(后任市长)提出发展指啸的建议,收到复信(有原件),受到鼓励和肯定。又应邀到中央台视台《万国剪影》用指啸吹奏《花儿与少年》、《铃儿响叮当》等。
曹庆跃先生受邀到山东卫视“颐中演艺剧场”演出。

1997年
范子烨先生发表《论啸》(求是学刊1997年4期)。
夏天,李立忠先生应邀参加河北省电台综艺节目演出,同年又应邀参加石家庄市电台的综艺直播节目。
9月徐江(又名永强)先生在其所在的西安饭庄,拜访随中央交响乐团到西安演出的章棣和先生,很受教益。后先后被陕西省广播、电视及报纸进行过专题宣传报道。
刘建国先生用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杨凤仙编导的啸乐《梁祝韵情》进京参赛,获特别荣誉大奖。

1998年

3月18日武汉市音乐家协会高沛主席在武汉市文联主办、面向全国发行的《少年文学报》2版发表《口哨de趣闻轶事》,除介绍了口哨古今中外的历史,还介绍了现代口哨的一些类型,并认为“如今口哨不仅是一种自我娱乐的形式,同时也以一种独特的乐器(的面貌)出现在音乐舞台上”。
6月李友清先生受中央电视台《欢聚一堂》节目组邀请作啸乐节目。9月又受中央电视台《乡村大世界》邀请表演。
8月刘赞成先生在兰州铁路公安局西宁分局为4名加纳和科特迪瓦外宾举办的文艺晚会上用指啸吹奏《少年壮志不言愁》,倾倒全场观众。

1999年
范子烨先生发表《论阮籍善啸》(北方论丛1999年4期)。
暑期,王明磊先生在郑州德亿歌剧院演奏《枉凝眉》,获得成功。

2000年
元旦央视《神州大舞台》“快乐大家庭”节目中,魏安民先生用指啸和全家一起表演节目。
6月李立忠先生创办中国第一个专业啸乐网站《中国口哨网》。
9月晏鸿鸣先生参加在广州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举办的第五届全国古代汉语学术研讨会,在会议组织的联欢会上,用徒啸为北大邵永海老师演唱的民歌等伴奏。
12月王明磊先生代表30中参加新乡市元旦文艺汇演获一等奖。
20日秋鸣在人民大会堂举办首届口哨艺术节。

2001年
王明磊先生代表教育系统参加新乡市春节文艺晚会获金奖。4月受河南省电视台《周日擂台》邀请参加第97期演出,11月又受河南省电视台《动感100》邀请参加第7期演出。12月14日,《新乡日报》7版以《牧野金口哨》为题介绍王明磊先生的啸乐。12月20日,新乡人民广播电台《晚安·新乡》播出了对王明磊先生的全面报道。
8月19日李立忠先生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采访,同年应邀到中央电视台七频道综艺晚会《乡村大世界》进行绝活表演。
12月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走进幕后》栏目介绍曹庆跃先生的啸乐艺术,配有其吹奏的美国电影《教父》主题曲《温柔的倾诉》MTV。
中央电视台一套《纪录片之窗》播出报道周志明的啸乐专题《吹出心灵的歌》。
范子烨先生发表《中古文人生活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002年
春节李友清先生作为特邀嘉宾主持参加中央电视台特别节目“红红火火过大年”并表演啸乐。
4月5日河南《教育时报》头版发表报道王明磊先生的长篇通讯。11月26日《中国教育报》8版以《吹的感受》为题介绍其啸乐艺术。又应邀参加新乡市教育系统庆祝十六大文艺晚会演出。
“五一”前央视二台拍摄武汉市总工会“创造春天”大型厂矿汇演,魏安民先生用指啸表演节目。8月应邀到杭州作中国电视吉尼斯表演,9月参加湖北省首届绝技绝活大奖赛指啸演奏获金奖。央视“夕阳红”节目中,代表武汉市老干局,伴舞用指啸演奏,获二等奖。
6月7日曹庆跃先生与海信交响乐团合作,在青岛阳光大厅举行国内及亚洲第一场啸乐交响音乐会。
张应斌先生发表《建安之啸与建安文坛》(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4期102)。

9月26日、27日“口哨李”李立忠应邀分别参加河北经贸大学北校区和南校区的迎国庆晚会。在北校区的演出中大学生们对他的口哨独奏报以热烈的掌声。面对热情而又最勇于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他在返场演出中除加演了口哨独奏(清吹--也即无伴奏口哨独奏)美国歌曲《你是我的阳光》(You Are My Sunshine)外,还以中国口哨网站长的身份向大学生们介绍并示范了口哨的许多技法,如口哨口技(鸟语)、喉哨、蟋蟀哨。当他介绍到用吸气的方法也能进行口哨“吹奏”并示范时,台下许多大学生纷纷效仿试验,口哨声此起彼伏。他用口哨模仿百灵鸟鸣叫,特别是用吹吸结合的吹奏方法模仿百灵鸟的难度极大的歌唱华彩又将晚会推向一个高潮。10月25日接受河北电视台二频道《今日资讯》记者、编导杨士杰等二人采访,介绍中国口哨网和中国口哨艺术。
12月24日中央电视台《同一片蓝天》播出《吹口哨的小男孩》继上周奕肖的啸乐以上。
陈啸女士组织“温州盲校少年口哨吹奏队”,受浙江省温州市音乐界关注,温州电视台《生活传奇》栏目作专题报道。
李立忠先生建立了“中国口哨网”,这是我国第一个啸乐网站。同年,在石家庄市主持召开“中国口哨研讨会”。
晏鸿鸣先生参加武汉大学言语与言语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联欢中,应邀表演徒啸独奏《喜洋洋》。

2003年
1月2日李友清先生在天津电视台主办的晚会演出啸乐,受到热烈欢迎。
1月14日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师》栏目以“讲台·舞台”为题主题报道王明磊先生。寒假期间参加北京市委、市政府组织的“燕山情”艺术团演出,受特别称赞。《新乡广播电视报》6期发文《牧野金口哨 荧屏展风采》报道其啸乐艺术。11月河南卫视《晚间新闻报道》、新乡《新闻联播》以《金口哨——王明磊》报道其啸乐艺术。11月23日《新乡日报》周末版以《从讲台到舞台》对其进行后续报道。12月新乡教育电视台《社会视窗》栏目以《金口哨串起七彩人生》为题报道其啸乐艺术。
李立忠先生在央视2003年春节文艺晚会《盛世欢歌——中流砥柱庆新春》与李古一、殷秀梅、关木村、阎维文等同台,在《吹技联奏》情景表演中首先出场,首次演出啸乐二重奏《祝你愉快》,被评价为该台节目亮点。5月22日李立忠先生配合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在石家庄市拍摄《快乐科学——“吹”的学问》。
9月1日安徽卫视《东方纪事》栏目播出曹庆跃先生啸乐专题节目《口哨王》(他还办有“口哨沙龙”网站)。
12月陈啸女士率队获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艺术汇演最佳表演及指导教师奖,温州有线电视台作了报道。后又获第三届浙江省盲、聋、培智学校学生艺术汇演二等奖和指导教师奖。

2004年
元月晏鸿鸣先生筹备成立武汉市啸艺研究和发展促进会,晏然先生协助建立网站(xiaoyi.5888.com),绘制网页,输入简介、规划、章程草案。后又在网站建立活动记载、域外动态、通讯录。
中央电视台小品大赛《打工》表演者分别以叶(还可以皮革代替)、指(也可以毛笔代替)啸演奏电视剧《西游记》插曲《敢问路在何方》和《水浒》插曲《好汉歌》。
4月陈啸女士受浙江省残疾人艺术团邀请在5·16国家法定助残日文艺晚会担任啸乐节目指导老师获好评。
6月李立忠先生应邀参加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农行情》文艺晚会口哨演出,吹奏《爱情故事》,获得优秀演员证书。

7月16日《新乡日报》2版《口哨奇才王明磊》报道其啸乐艺术。9月王明磊先生出版《快乐口哨》。王明磊先生配合市电视台拍摄并播出专题节目《沟通》并配合市文联、电视台举办全国比赛,10月20日《中国消费者报》作了报道。
9月中国老龄委和老年人事业发展基金会评“中国魅力老人”,魏安民先生以指啸演奏入选。央视“中国风”转播湖北省广播电视台国际部拍摄的《魏安民吉他的指啸表演》。
国庆前夕,新乡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举办“首届中国口哨大赛”,全国几十位高手参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洪菠开始创办口哨UC房间,曹庆跃等相应。

2005年
元月,北京成林骨科医院院长张玉刚先生发起召开“中国首届口哨研讨联谊会”,各地名家云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6月1日李立忠联手王明磊先生、啸艺历史学家范子烨教授,音乐家蒋司琴先生等在河北卫视播出《啸傲江湖——口哨音乐》,介绍啸乐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多种吹奏技巧。
9月16日新乡市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专业团体“啸台口哨艺术研究会”(豫新民社证字第0231号)。
11月2日中国农业银行总行《英语小品大赛》颁奖文艺晚会,表演口哨独奏、喉哨、鸟语、蟋蟀哨等,全方位展示了口哨艺术。

晏鸿鸣先生撰写并发表《啸艺发展的怪圈及对策》。12月开办“啸艺论坛”(xiaoyi.0788.net)。武汉市啸艺研究和发展促进会与武汉创新专修学校合办的啸乐培训班开始招生。

2006年
2月晏鸿鸣先生全译晋成公绥《啸赋》并撰成《新啸赋》,合为《古、今啸赋》在啸艺论坛发表。
5月“首届中国口哨艺术高峰论坛”开始筹备,8月18-19日在北京胜利召开。20日举行“哨友联谊会”和“会议成果汇报会”、“媒体见面会”,谈论了口哨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决定成立常设会议组织“中国口哨艺术高峰论坛”,代行中国口哨协会筹备委员会职能。余音当选为轮值主席,洪菠当选为秘书长。会议还以决议的形式确定了一年内的工作目标。以新华社为首的首都媒体跟踪采访、报道。23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实况采访当值主席余音。中央3台综艺频道“综艺快报”9月5日播报会议报道。
6月晏鸿鸣先生在江汉大学申报《啸乐的理论和审计制度》选修课并撰成《教学大纲》上报,争取在世界率先实现高校教学,获准列入选修课目录。
9月为了在更大范围内聚集人才,争取打开局面,升格改名为湖北省暨武汉市啸艺研究和发展促进会(筹)。晏鸿鸣先生撰成《口哨(啸)认识和宣传工作中的问题商榷》发表并提交,受到篮猫先生、鸭鸭女士等充分肯定。
9月4日与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组合作录制的“生命中的一声口哨”,10月8日播出,以后又多次重播。

10月2—4日第二届中国口哨网音乐节在《中国口哨网》站长李立忠主持下,于河北石家庄太行山深处的驼梁景区京津有田宾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哨友、媒体报道人员和各界朋友50多人参加了这次盛会。活动最大成果 :一是邀请到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综艺快报》编导赴会进行报道。二是《综艺快报》除发消息报道第二届中国口哨音乐节外,还连续三天对在口哨节期间拍摄的口哨系列绝技进行了报道。其他媒体也作了报道。三是本届中国口哨音乐节引起国际口哨界关注。2006年10月17日,“口哨李”李立忠以英文向国际口哨论坛发表了第二届中国口哨音乐节举办的简报。


10月5日晏鸿鸣先生撰写并发表《〈生命中的一声口哨〉得失议》,认为宣传节目应以有利口哨形象和宣传为标准,引起哨友热烈讨论,增进了对有关问题的认识。
10月18日,中国口哨艺术高峰论坛新网站试运行,不到3个月,发展会员300余人,发帖千余,访问3万余人次,每天同时在线数十人。
11月通过网上竞选,委员会议讨论后投票,淡淡书香当选为UC新室主,12月1日正式上任。
14 日晚上 9 点 15 分,河北综艺频道《故事坊 -- 口哨李传奇》播出,次日 0 点 45 分重播。

河北都市频道《都市印象》栏目播出了编导杜玉华、摄像陶洪飞采写的人物特写 “ 李立忠:口哨吹出大名堂 ”, 24 日 18 点 30 分首播,次日 7 点、 12 点 30 分进行了重播。

12月晏鸿鸣先生《“啸”义及其发音原理考辩》在全国社科30佳、人文核心、湖北省优秀期刊《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6期发表,并在鄂暨汉啸艺研发会博客及应洪菠先生要求在高峰论坛网站转载。

2007年
元月10日,中国口哨艺术高峰论坛在其网站发布《2006度工作简报》。
3月6日晏鸿鸣先生在鄂暨汉啸(口哨)艺研发会和中国口哨艺术高峰论坛网站发表《口哨(啸)怎样才能被公认为大艺术》。
4月23日晏鸿鸣先生为促进全国各地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编撰《全国各地(县及以上)啸(口哨)有关的历史名人、典籍和旅游点目录》发表在鄂暨汉啸(口哨)艺研发会和中国口哨艺术高峰论坛网站。
8日,《长江商报》D32版发表记者杨春采访魏安民先生指啸(哨)的长篇报道《长啸当歌》。
5月4至5日,中国口哨艺术高峰论坛2007春季特别会议在江苏省南京市水秀苑大酒店隆重召开!在本届当值主席余音的主持下,会议就高峰论坛的组织和职能问题、近期工作计划、目标以及其它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了《中国口哨艺术高峰论坛章程》,新增口哨耿、天宝、王可、王明磊、龙啸、老孟、陈啸、雨星、哨郎、曹庆跃为中国口哨艺术高峰论坛首届委员,增补曹庆跃、老孟、王明磊、天宝4名常委,接受河南新乡啸台口哨研究会加入高峰论坛,成立高峰论坛各专业委员会,通过出版发行“体育音乐口哨专辑”的决议、“千人口哨迎奥运”暨“国际口哨大赛中国代表队预选活动”初步计划、“国际口哨邀请赛及组团参加国际口哨大赛”可行性方案,并将加强对各口哨组织、口哨网站、口哨交流平台的联络、协调和支持工作(详见会议《决议》)。
由光一国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出品、广东音像出版社出版、广州交汇点音乐制作有限公司制作,被参与的艺术家誉为“世界口哨音乐巅峰之作”的余音个人口哨音乐专辑《感动.余音》出版发行,受到全国各地爱好者的欢迎和称赞。
8日江大啸(口哨)艺研究和发展促进会会员外语学院李文浩老师翻译了维基(wiki)《怎样学吹口哨》,晏鸿鸣先生征得译者同意后,将其发表在鄂暨汉啸(口哨)艺研发会和中国口哨艺术高峰论坛网站。
20日晏然先生协助晏鸿鸣先生开始对鄂暨汉啸(口哨)艺研发会网站进行升级改造,新网址为:http://hbxiaoyi.5d6d.Com。
9月5日,以“口哨李”李立忠为团长的石家庄山林口哨艺术团正式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口哨艺术团,也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家口哨艺术团。

2007年10月2-4日,组织由中国口哨网主办、石家庄山林口哨艺术团承办的第三届中国口哨音乐节,期间石家庄山林口哨艺术团进行了首场演出(详见《中国口哨音乐节》栏目)。新华网、《音乐周报》、国际口哨论坛、河北电视台经济频道和都市频道、《河北青年报》、《石家庄日报》等媒体进行了报道。CCTV《综艺快报》记者杜过也到现场进行了采访。12日,接待国际口哨家赛恩.鲁马克并与之交流(详见《口哨文章》栏目“我与口哨家赛恩.鲁马克的中国之行”)。12月5日石家庄电视台《民生关注》栏目播出了李辉、李永清共同采写“口哨李”李立忠的“民生纪事:‘吹’出来的精彩”。1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社区》栏目播出了“李立忠:口哨里的精彩人生”,黄静、李辉、李永清报道。这是他第6次走进中央电视台。

北京成立口哨音乐协会,老孟任会长。年底在青岛举行中国高峰论坛会议,选举常委28人。

晏鸿鸣主持的湖北省暨武汉市啸(口哨)沙龙从9月起开始每周活动。


2008年晏鸿鸣被江汉大学学生艺术团聘为艺术指导教师,组建“啸(口哨)艺学习与演奏队”。2008年成功申报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湖北省啸艺资源及其开发运用研究”(鄂教思政【2008】4号,成果已发表于《楚天学术》2008年2期)、武汉市市属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啸(口哨)艺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武教高【2008】10号)。指导学生张莹等申报的江汉大学学生学术科技项目“论汉以前妇女作啸多的现象及原因”也获得批准:均为世界首创。

4月19日,中国口哨协会成立大会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近百名会员参加。选举余音任会长、老孟为副会长,贾月亮任秘书长。理事33人,候补理事12人。


2008年7月19——21日第35届世界啸(口哨)大赛在日本茨城县牛久市举行开幕式。来自美国、印度、荷兰、中国、台湾等7个国家和地区共77人参赛。我国曹庆跃先生获成年组艺术表现第一名、通俗乐曲第二名和总成绩第三名的好成绩。


2008年11月27日《平原晚报》A6版报道王明磊说:“啸乐(口哨音乐)已经被新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09年2月1日初七晚上8点10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小崔说事【春节大联欢】节目播出孟维鸿先生兄弟和洪波先生精彩的口哨三重奏节目。

古、今《啸赋》

古、今《啸赋》

1 《啸赋》被认为是“擅长辞赋”的晋·成公绥的代表作(《新辞源》),其内容却有《文选》传世本和《艺文类聚》、《太平御览》辑录的三种。三种中《文选》的《啸赋》文最长.转录于下:
“逸群公子,体奇好异,傲世忘荣,绝弃人事。睎高慕古,长想远思。将登箕山以抗节,浮沧海以游志。于是延友生,集同好,精性命之至机,研道德之玄奥。愍流俗之未悟,独超然而先觉。狭世路之阨僻,仰天衢而高蹈。邈跨俗而遗身,乃慷慨而长啸。于时曜灵俄景,流光蒙汜,逍遥携手,踯跦步趾。发妙声于丹唇,激哀音于皓齿。响抑扬而潜转,气冲郁而熛起。协黄宫于清角,杂商羽于流徵。飘游云于泰清,集长风乎万里。曲既终而响绝,遗余玩而未已。良(《太平御览》)、《艺文类聚》作“谅”)自然之至音,非丝竹之所拟。是故声不假器,用不借物。近取诸身,役心御气。动唇有曲,发口成音。触类感物,因歌随吟。大而不洿,细而不沉。清激切于笙竽,优润和于瑟琴。玄妙足以通神悟灵,精微足以穷幽测深。收激楚之哀荒,节北里之奢淫。济洪灾於于炎旱,反亢阳於重阴。唱引万变,曲用无方。和乐怡怿,悲伤摧藏。时幽散而将绝,中矫厉而慨慷。徐婉约而优遊,纷繁鹜而激扬。情既思而能反,心虽哀而不伤。揔八音之至和,固极乐而无荒。若乃登高台以临远,披文轩而骋望。喟仰抃而抗首,嘈长引而憀亮。或舒肆而自反,或徘徊而复放。或冉弱而柔扰,或澎濞而奔壮。横鬱鸣而滔涸,冽飘眇而清昶。逸气奋湧,缤纷交错。列列飚扬,啾啾响作。奏边(《艺文类聚》作“胡”)马之长思,向寒风乎北朔。又似鸿雁之将(《艺文类聚》作“扬”)雏,群鸣号乎沙漠。故能因形创声,随事造曲,应物无穷,机发响速。怫鬱衝流,参谭云属。若离若合,将绝复续。飞廉鼓於幽隧,猛虎应於中谷。南箕动於穹苍,清飚振乎乔木。散滞积而播扬,荡埃蔼之溷浊。变阴阳之至和,移淫风之秽俗。若乃遊崇岗,陵景山。临岩侧,望流川。坐磐石,漱清泉。籍皋兰之猗靡,荫脩竹之婵娟。乃吟詠而发散,声绎绎而响连。舒蓄思之悱愤,奋久结之缠绵。心涤荡而无累,志离俗而飘然。若夫假象金革,拟则陶匏。众声繁奏,若笳若箫。崩硠震隐,訇磕聊曹。发徵则隆冬熙蒸,骋羽则严霜夏凋,动商则秋霖春降,奏角则谷风鸣条。音韵不恒,曲无定制。行而不止,流而不滞。随口吻而发扬,假芳气而远逝。音要妙而流响,声激曜而清厉。信自然之极丽,羌殊尤而绝世。越韶夏与咸池,何徒取异乎郑卫。于时緜驹结舌而丧精,王豹杜口而失色,虞公辍声而止歌,宁子检手而叹息,钟期弃琴而改听,孔父忘味而不食。百兽率舞而抃足,凤皇来仪而拊翼。乃知长啸之奇妙,盖亦音声之至极。”

由分析可以确认,《太平御览》所载应该是成公绥的原作,《艺文类聚》和《文选》传世本都是后人累增的结果。后人至清代才对上古韵有清楚的认识,增加部分和原文一样,完全符合上古韵部(如67韵“卫”,押上古入声月部,中古则为去声祭韵),说明增文者年代比较接近,各本的差异是所本不同所致。


这种累增不同于作伪,是流传到后代的许多古代典籍的常见现象。所增加的内容虽然部分有因隔绝而不统一、彼此矛盾、重复等问题,但多数补充和发挥是好的和必要的。增加者不计名利,只为完善自己的理想和成果能为后人接受,实际上是一种跨时代的合著。只是用后人的眼光看来,能与原作区分开来,分清各人的成果,避免考证的需要,以便分析和研究,就更好了。

2 晏鸿鸣今译:出类拔萃的世家子弟,喜追潮流的新奇特异。不屑于入俗的荣耀,同步于进身的阶梯。只羡慕远古的纯朴,探求自然的真谛。敢于上箕山效仿耻食周粟的伯夷,乐意泛沧海追随坚持真理的仲尼。因此邀请真挚的朋友,召集道合的同志。追求生命的价值,发扬道德的极致。同情世人皆不解,高兴我辈已先觉。人们挤在独木桥,我辈踏上阳关道。摒弃庸俗失自我,风流潇洒长声啸(吹口哨)。日影倾斜入了地,天空渐暗万物寂。亲密携手乐逍遥,缓慢散步兴致高。唇齿间发出美妙的乐音,欢乐悲伤你都可以尽兴。乐音抑扬顿挫可以过渡无形,气息喷涌奔流能够石破天惊。黄宫清角协调无比,商羽流徵配合默契。像白云漂游在九天,像长风吹拂到万里。乐曲奏毕乐音止息,无穷回味长留心底。这真是自然界的天籁,各种乐器无法比拟。奏乐不用乐器,表情无须工具。运用我们的器官,变换相应的气息。张口就有乐曲,出气即生旋律。既可抒发对事物的感受,也能伴随着歌曲的节奏。乐音大时不惹反感,小时不会遗憾。比笙竽清脆明亮,较琴瑟柔和流畅。奇妙得能够沟通神明,精细到足以描述心灵。没有高音的刺耳,也无俗乐的矫情。据传说大旱中作啸的姓音,呼唤来长空里降下的甘霖。乐音千变万化,曲调百种千家。既能欢天喜地,也擅悲痛哀伤。有时候细小到接近消失,转瞬间宏大到荡气回肠。一会儿柔和又舒展,有时候激情加纷繁。描写思念终能解脱,述说悲伤不致绝望。综合各乐器最美好的特点,纵情欢乐也不会淫佚放荡。至于登上高台眺望远方,打开华丽的窗子放开眼量。抬起头颅声出口,气息绵长又嘹亮。音量能放复能收,既能漫步又驰骤。有时细弱如一线,转眼宏壮浪滔天。钱江潮起还潮落,大地冬去再夏过。激情化作气流涌,五彩缤纷来交错。呼呼啦啦迎风起,啾啾唧唧随响作。这壁厢胡马思乡嘶北风,那儿里鸿雁领儿叫沙漠。因为能即兴演奏、述事描形,所以才召之即来、应时即景。恰似大风奔流,必有浓云驰骤。那乐音既像相离又像相合,这气息才将断绝却又连着。大风吹过长长的隧道,猛虎在山谷大声吼叫。高空风声呼啸,激起阵阵林涛。荡水中的积滞,去地上之腐朽。改变颓废的陋习,奠定美好的民俗。探名山,访层峦。身边是险峻的悬崖,眼前乃大好的河山。坐在巨石上,捧起清泉饮。身边香兰花,头顶翠竹荫。用啸法演奏乐曲,声音和谐流畅。可抒发心中的烦闷,能排遣胸怀的忧伤。冲洗掉生活的阴霾,超脱出世俗的眼光。有时像金鼓齐鸣,有时像埙笙欢唱。演奏起复杂的乐曲,又恰似胡笳和洞箫。曲调能高能低,音量可大可小。吹徵调严寒时冰雪消融,奏羽声盛夏里大地霜冻。换商音阳春中秋雨绵绵,转角曲深秋树长出芽尖。声音富于变化,曲调不受局限。像春风吹拂不停,如流水奔腾前行。撮起嘴唇留缝,运用气息发声。乐音美妙且流畅,曲调激昂复清亮。真是宇宙的奇葩,实乃音乐的嘉话。超越韶夏和咸池,岂止郑声和卫音?王豹闭口脸变色,緜驹结舌心吃惊。虞公停止歌唱,宁子点头赞赏。钟子期不再听琴,孔老二水米不进。走兽随乐音起舞,飞鸟伴曲调盘旋。由此知道啸声的奇妙,真是达到衾值募蕖 lt;br />


3 传世本《啸赋》既是跨时代的合著,而且因为历史上这种创作的弊病,难免结构的不合理和文中的重复、矛盾等问题,并不理想。继承这种创作的精神,笔者完全可以创造现代版《新啸赋》。接受教训,不一定要打成公绥的牌子。因为是现代版,用上古韵就没有必要了。为表达和读者阅读方便着眼,采用百话:

自从地球产生,有了声音传扬,
一种高清妙音,万类独标异芳。
风掠千里土地,海卷百尺波浪。(此二种为非生物自然界的代表)

虎逞无敌威猛,猿发感人忧伤。(此二种为生物和动物界的代表)

号称万物之灵,集聚多种所长。(此按现代科学类属关系,古人是由人推演至猿、虎等)

古印度经、像手指嘴内发声,多民族普遍树叶唇边作响。
无需借助用口发音,已有记载数汉史长。
西王母(善啸)应是部落时代的反映,啸示意确系听觉交际的滥觞。(无语言类人猿即有,至今仍为基本功能)

《诗经》三见妇女奏乐(二与歌连用,一与鼓钟配合),《楚辞(招魂)》已有巫覡作场。
西汉末士人(王遵)出现撰文,三国时名人开始亮相。
蜀诸葛伴随抱膝,魏曹植取代高唱。
晋宋已成风气,(成公绥)《啸赋》万代传响;
有唐更臻高峰,(孙广)《啸旨》千古流芳。
李白(共43例,其中人33、己18例)、杜甫诗篇,苏轼、宋濂文章。
只因声音细、弱,观念不称雄、阳;
复为有涉隐秘,当权难把心放;
更兼巫、隐喜好,大雅固拒登堂。
儒男入内严禁,佛徒随后不让。
尽在底层沉沦,难将优势发扬。
因为人体自身具备,自然大街小巷传响。
能吹四个八度,转调各类最长;
随心改换节奏,任意变更弱、强。
比弹拨连贯,较键盘流畅。
胜竹笛柔和,压洞箫明亮。
扩音技术发展,啸艺阴霾散光。
美国后来居上,办学、赛艺真忙;
华夏岂甘落后,表演、研究追上。
开发人体潜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望前景广阔,直追放声歌唱。

“啸”有入乐类考辩

“啸”有入乐类考辩

晏鸿鸣
(江汉大学 人文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56)

摘要:古今对“啸乐”——即“啸”的入乐类尚无清楚的认识,确认啸有入乐类对于全面认识啸的历史及其在汉末至唐代流行于文人雅士中的原因,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啸;啸叫;啸乐;徒啸;叶啸;指啸
中图分类号:H131、J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晏鸿鸣(1951—),男,汉族,湖北武汉市人,教授,从事古代汉语教学与研究。


“啸”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了,如《召南·江有汜》:“不我过,其啸也歌。”[1](P.292中)但对它有入乐类,却没有完全清楚的认识。确认啸有入乐类对于全面认识啸的历史及其在汉末至唐代流行于文人雅士中的原因,具有重要的意义。
概括啸声,大概只能说以高和清为主要特点。分析人啸发出的声音,有发出叫声(即啸叫)和演奏乐曲两类。两类的发音方法和声音特点大体相同。但前者发出的声音较为单一、简单,其最复杂的形式也不过是模拟自然存在的各种声音。演奏乐曲则属于器乐,其演奏的音乐不但有旋律,而且声音复杂得多。对于可入乐的啸,古人未单独分类。已有词语仅“歌啸(也作啸歌)”有所体现,但那是因为与具音乐性的歌并列而体现出来的。本文为便分类称举,建议与不入乐的啸叫相对,按符合现代属概念加种差的术语通例,命名为啸乐。
“啸”有啸乐的类型,从最早出现的典籍中就表现得很清楚。上引《诗经》的例子,就是“啸”和“歌”同时出现的。其《小雅·白华》:“啸歌伤怀,念彼硕人”[1](P.496下)同样如此,可见不是偶然。建安文人徐干二例为女子啸歌,仍系受《诗经》影响。仔细分析,“啸歌”连用(后有作“歌啸”),对独自一人来说,可能是“啸和歌”。对多人来说,则可能是“有的啸有的歌”:不论是哪种情况,这里的“啸”一定不能是“啸叫”。歌有歌词意境,一会儿啸叫一会儿歌,变化太快,显得不正常;在有人唱歌时发出啸叫,那不是喝倒彩就是捣乱。因此,其中啸只能是啸乐。《小雅·白华》下文还有“鼓钟于宫,声闻于外”,与乐器对举,可为佐证。
《楚辞·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些。”汉·王逸注[2]认为啸与呼是近义词,但同样是他,在给《九歌》作注时却说:“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南郡之邑,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乐鼓舞。因为作九歌之曲,托之以讽谏也。”[2](P.464上)招魂亦“信鬼而好祠”之类,因此难保不属于“作乐鼓舞”之“曲”。
《列女传·仁智篇》载:鲁漆室邑之女,过时未适人,倚柱而啸。旁人闻之,心莫不为之惨者。邻妇从之游曰:“何啸之悲也,子欲嫁乎?吾为子求偶。”女曰:“吾岂为不嫁之故而悲哉!忧吾君老、太子少也。”[3](P.352-353)这段文字从字面看,似乎可以理解为啸叫,但如果深入了解,就可以知道,啸叫只能表激越之情,而能表现出“何啸之悲”而使“旁人闻之,心莫不为之惨者”的,只能是啸乐。

曹植《远游篇》“长啸激清歌”,几乎就是明确地说:用长啸的方法演奏激越、清丽的歌曲。
晋·崔豹《古今注·音乐》、《琴操》、《乐府诗集·五八》记载,周时商(《太平御览》作“高”)陵牧子娶妻五年无子,父兄欲为改娶。妻闻之,中夜惊起,倚户悲啸。牧子为之悲伤作歌:“将乖比翼隔天端,山川悠远路漫漫,揽衣不寝食忘餐!”此歌后称《别鹤操》,又称《别鹤怨》,为乐府琴曲之一。此女之啸不仅表悲伤之情,而且能引发诗歌、琴曲,崔豹《古今注》也认为应该属于音乐。有称《别鹤操》乃后人为作,古人诗乐合一,不必多此一举。
王僧达《祭颜光禄文》(《文选》卷60):“流连酒德,啸歌琴绪。”与歌和琴并列。
左思《招隐诗二首·之一》(《文选》卷22):“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与歌和丝竹乐器并列。
《艺文类聚》载《孙登别传》:“孙登,魏末处邛北山中……阮嗣宗闻登而往造焉,适见苫盖被发、端坐岩下鼓琴。嗣宗自下趋之,即坐,莫得与言。嗣宗乃嘲嘈长啸,与鼓琴声谐会雍雍然。登乃攸尔而笑,因啸和之,妙响动林壑。”[3](P.353)(《太平御览》作《孙登列传》,称其“好读《易》、弹琴”,二人啸和效果后增“风气清太玄”;上引文同[4](P.1813下))既是“与鼓琴声谐会雍雍然”,也必定入乐无疑。东晋江微《陈留志》(清吴伟业《梅村诗集》卷二《梅村》吴翌凤笺注引):“阮嗣宗善啸,声与琴谐。”《渊鉴类函》卷266引《白帖》:“阮嗣宗善啸,声与琴谐。”《陈留风俗传》也称阮籍的歌啸“与琴声相谐”。
《昭明文选》同列入“音乐”类,与《洞箫赋》、《舞赋》、《长笛赋》、《琴赋》、《笙赋》并列,有晋·成公绥《啸赋》,反映了当时啸的的艺术水平和人们对它的认识。赋中说:“协黄宫于清角,杂商羽于流徵……曲既终而响绝,遗余玩而未已。良自然之至音,非丝竹之所拟……动唇有曲,发口成音。触类感物,因歌随吟……清激切于竽笙,优润和于瑟琴。玄妙足以通神悟灵,精微足以穷幽测深。收激楚之哀荒,节北里之淫奢……唱引万变,曲用无方。和乐怡怿,悲伤摧藏。时幽散而将绝,中矫厉而慨慷。徐婉约而优游,纷繁骛而激扬。情既思而能反,心虽哀而不伤。总八音之至和,固极乐而无荒……故能因形创声,随事造曲。应物无穷……若夫假象金革,拟则陶瓠。众声繁奏,若笳若箫……发徵则隆冬熙蒸,骋羽则严霜夏凋;动商则秋霖春降,奏角则谷风鸣条。音韵不恒,曲无定制……越韶夏与咸池,何徒取异乎郑卫。于时绵驹结舌而丧精,王豹杜口而失色;虞公辍声而止歌,宁子检手而叹息;钟期弃琴而改听,孔父忘味而不食;百兽率舞而抃足,凤凰来仪而拊翼。乃知长啸之奇妙,盖亦音声之至极。”[2](P.262-264)似乎超过一切,当然是赋体常见的夸张手法,但将其与其他乐器丝竹、竽笙、瑟琴、金革、陶瓠、笳箫,所奏与北里、韶夏、咸池、郑卫,演奏者与绵驹、王豹、虞公、宁子、钟期相提并论:就只能是演奏乐曲,而不是“啸叫”所能夸张的了。况且赋中明言奏出的是由宫、商、角、徵、羽所组成的曲,而且能“触类感物,因歌随吟”,“唱引万变,曲用无方”,“因形创声,随事造曲,应物无穷”。这确凿无误地证明,其必为演奏乐曲无疑。《晋书·成公绥传》:“绥雅好音乐,尝当暑承风而啸,泠然成曲,因为《啸赋》”,[5](P.2373)这记载是准确的。赋中前后都称其为“长啸”,可见“长啸”也包括啸乐在内。
《世说新语·文学》“江左殷太常”注引《晋中兴书》:“(殷融)饮酒善舞,终日啸咏,未尝以世事自婴。”[6](P.65)《艺文类聚》载《世说新语》(今本无)有“刘越石为胡骑所围,城中窘迫。刘乘月登楼清啸,胡贼闻之,皆凄然长叹”;[3](P.353)《古今图书集成》据《晋书·刘琨传》增录:“中夜奏胡笳,贼又流涕嘘唏,有怀土之切。向晓复吹之,贼并弃围而走”;[6](P.89761下)晋郭璞诗“绿罗结高林,蒙笼盖一山。中有冥寂士,静啸抚清弦”。[6](P.89760中)南朝宋刘敬叔撰《异苑》载刘元游吴郡虎丘山,夜临风长啸、对月鼓琴于剑池上。[6](P.89761上)唐王勃《上明员外启》:“一啸一歌,列嵇康于北面。”[7]骆宾王文:“伫啸高丘,应箕文而动韵;聆音大野,浮艮轴以流阴。”[8](P.89760中)王维《竹里馆》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同上)。”杜牧《齐安郡晚秋》(《全唐诗》卷522):“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自自如”;《古今图书集成》录唐袁郊撰《甘泽谣》载:“韦驺者,明五音,善长啸。”[8](P.89762中)啸与乐器、舞等连用、呼应,也应为啸乐。
《诗·王风·中谷有推》“有女仳离,条其啸矣。”[1](P.332上)颜延之《五君咏》“长啸若怀人”。[9](P.68)《世说新语·任诞》说刘道真少时“善歌啸,闻者留连”;[6](P.191)晋陆云诗“长啸作悲歌”[3](P.354):能有如此感人效果的,也不应是发音简单的啸叫,而应是表情丰富的啸乐。
隋唐时代的九部乐、十部乐中有啸叶。《新辞源》释为:“乐器名。”能列入乐班和音乐志,所奏为乐曲无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音乐知识词典》说吹木叶(即叶啸):“能发出清脆悦耳、优美动听的音调来,用以伴奏山歌或独奏各种乐曲。”唐·樊绰(懿宗咸通初安南经略使蔡龚从事)《蛮书》(《永乐大典》本):南诏(今云南大理)地区“俗法……少年子弟暮夜游行闾巷,吹壶卢笙或吹树叶,声韵之中,皆寄情言,用相呼召。”至今很多少数民族依然,声韵能寄情言,所奏应该也是乐曲。
《梁甫吟》,据《乐府诗集》卷41《古今乐录》引王僧虔《技录》:“相和歌楚调曲有《梁父吟行》,今不歌。”《陈武别传》:“武常骑驴牧羊,诸家牧竖数十人,或有知歌谣者,武遂学《太山梁甫吟》……之属。”《琴操》:“曾子耕泰山之下,天雨雪,冻旬日不得归,思其父母作《梁山歌》。”称曲可歌,应为音乐。谢希逸《琴论》:“诸葛亮作《梁甫吟》。”李勉《琴说》:“《梁甫吟》,曾子撰。”蔡邕《琴颂》:“《梁甫》悲吟,周公越裳。”在讨论我国古代地位最高的乐器的琴的时候提及的,只能是乐曲。李白《梁甫吟》:“长啸《梁甫吟》”,也只能是用长啸演奏乐曲。
《集韵·屋韵》:“啸,吹气若歌。”[10](P.1327)歌皆为乐曲,“若歌”的字面义是“象歌”,潜台词就是“能演奏乐曲”。
《聊斋志异·口技》:“昔王心逸尝言:在都偶过市廛,闻弦歌声,观者如堵。近窥之,则见一少年曼声度曲。并无乐器,惟以一指捺颊际,且捺且讴,听之铿铿与弦索无异。”既称“弦歌声”“度曲”“听之铿铿与弦索无异”,则非现代意义的口技,而属演奏乐曲的范畴。“并无乐器”而口中发声,多半属于啸乐。
赵荫棠《啸歌之兴替与音理的解释》;“‘打呼哨’现在已经不成‘高雅君子’所办的事了,然犹有玩此种把戏者……我住在后局大院时,有小贩能以打呼哨摩(模仿)出流行歌(戏)曲(杨小楼或梅兰芳先生所唱的曲调),此亦今日之啸也。”[14](P.36)
中央音乐学院辑有《中国古代音乐史料辑要·啸》。
(日)林谦三《东亚乐器考》认为“啸(口哨)与指笛”(啸)属“气乐器”,根据之一是他认为“欢乐达乎其极时,不能守于缄默是人情。及至不能守于缄默,便欲出之于声、或鸣之以器……叫喊笑嗷哄成一片,这是常见的景象。这拍手、这啸嗷,也可以看成是一种乐器。”[11](P.325)虽然描述其在初民产生时的原因和情景之一,比较正确、生动,但将这也称作乐器,未免过滥。乐器必须(能)奏乐,也就是所奏必须为旋律,否则不成其为乐器。但他在下面列举的成公绥、王维的例子,倒确实能说明啸是能入乐的。接下去,他说“这啸,虽然是等于儿戏的动作,原来却是能以吹奏名曲的”,[11](P.326)又有问题了。句子不够规范通顺,可能有翻译问题。“动作”用词不当,应为“行为”。“等于儿戏”和“能以吹奏名曲的”,显得自相矛盾。上文列举的啸,虽有入乐的,但并无“吹奏名曲的”;下文虽列举了《啸旨》十四章(原文将《空林夜鬼》误分为二,致有十五)乐曲,但这只是啸的“独特的”曲目,还不是一般人所谓的名曲。因此,如果说:“这啸,虽然一般认为是儿戏,原来却是能吹奏乐曲的”,就没有问题了。
《光明日报》1982年12月4日文《美国的隐逸派诗人》说啸是“无词之歌”,[12](P.58)有部分道理,那就是其能入乐。
孙机《魏晋时代的“啸”》不赞成“无词之歌”的说法,但也认为具音乐性,只是认为“啸之发声的特点不是唱,而是吹”[12](P.60-61)而已。
夏艳洲《“啸”释》[13]不但认定其有入乐的类型,而且认为可以是多声部的,在现代民歌“喊(吆)号子”和湖北民间土家族歌舞——“荆楚跳丧鼓”中仍然存在,甚至与原始的音乐形式有关。
据说,欧洲巴罗克时期就有口哨演奏。李曼《上帝赐予的魔笛》(《世界知识画报》1990年11月总89期24-26面)主要介绍西方(美欧)和世界其他地区啸(该文称为口哨)的情况。其主要介绍对象是能灌制唱片,办学校传授,“时常活跃在宴会和集会上”,甚至举办“几十个国家的优秀选手”参加的音乐大赛,能“表演歌剧、爵士乐、波尔卡舞曲、流行音乐等”的,也当然只能是啸乐。美国作曲家、长号演奏家卜莱尔专门为其谱写了《口哨与小狗》,《波基上校进行曲》则成为影片《桂河大桥》主题曲,故又名《桂河大桥进行曲》。据《中国口哨网》报道,目前此类乐曲已有205首之多。
大概受世界风潮的影响,中国交响乐团双簧管演奏家章棣和、小提琴演奏家陈丘新、作曲家卞留念先生开始公开演奏。目前,我国此项艺术已呈复苏之势:山东青岛曹庆跃先生开始录制了个人专辑CD和MTV,在央视《艺苑风景线》、《走进幕后》演出,举办交响音乐会并办有“口哨沙龙”网站;河北石家庄李立忠先生建立了“中国口哨网”站,在央视2003年春节文艺晚会《盛世欢歌——中流砥柱庆新春》演出二重奏,配合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拍摄《快乐口哨——“吹”的学问》,举办全国音乐节;河南新乡王明磊先生配合市电视台拍摄并播出专题节目《沟通》,2004年配合市文联、电视台举办全国比赛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专业团体“新乡市啸台口哨艺术研究会”;北京张玉刚先生主办全国首届研讨联谊会并积极参与筹备成立全国音乐家协会;湖北武汉的爱好者也在筹备成立协会并办有“武汉市啸艺研究和发展促进会(筹)”论坛(xiaoyi.5888.com):凡此种种,多与音乐有关。
从以上所述不难得出结论,“啸”确实有入乐类。虽然历来不被视为正统,左倾时代还被认为是流氓阿飞的行为而遭受歧视。但因其独有特色,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地流传了下来。在蔑视礼教的魏晋和封建社会盛世因而心胸开阔的唐朝,还曾繁荣过。时至今日,其在社会生活中仍然广泛存在。
同为啸乐,和许多乐器一样,又可分为伴奏和独奏两种。和歌同时出现的,往往是伴奏,当然不是喝倒彩或捣乱而是助兴了。而晋《啸赋》、唐《啸旨》所述,《金口哨》、现代名家所奏等,则是更高级的独奏。晋《啸赋》所述能“触类感物,因歌随吟”,“唱引万变,曲用无方”,“因形创声,随事造曲,应物无穷”的,[2]是当时的即兴演奏。我们在“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中,已经领略过其迷人的风采。

注释暨参考文献:
[1]阮元.十三经注疏[G].北京:中华书局,1980.
[2]萧统.文选[G].北京:中华书局,1977.
[3}欧阳询等。艺文类聚[W].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
[4]李日方等.太平御览[W].北京:中华书局,1960.
[5]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诸子集成[G].北京:中华书局,1954.
[7]王子安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5.
[8]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W]。北京:中华书局、成都:巴蜀书社,1985年影印。
[9]封演.封氏闻见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0]集韵[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
[11](日)林谦三.东亚乐器考[M].北京:音乐出版社,1962.
[12]孙机.魏晋时代的“啸”[J].文史知识,1983(7):58-62.
[13]夏艳洲.“啸”释[J].黄钟,1992(4):97-101.
[14]赵荫棠.等韵源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45字150行共约6000字 )